close

 111001_l1m.jpg  

根據衛生署2009年的統計,台灣女性在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是婦女癌症的3到4倍!婦女團體指出,台灣的醫療體系及教育長期在男性思維主導下,忽略了心血管疾病與用藥上的性別差異,可能因此導致女性就醫的誤診與延遲,傷害女性健康,呼籲政府重建具性別意識的女性照護政策,才能照顧女性健康。

 

◎女性「心」威脅─心血管疾病

 

近年來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高居台灣女性10大死因的第二、三名,顯示心血管疾病已經是台灣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根據衛生署2009年的統計,每一年女性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的人數高達1萬人,比起乳癌、子宮頸癌與卵巢癌等3大婦癌加起來的2,600人,竟高出3到4倍。

 

心血管疾病已經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脅,不過多數女性卻沒有這樣的認知。台灣女人連線針對更年期與停經的婦女進行調查發現,只有2成5的女性知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高於婦女癌症;知道更年期後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更是不到5成。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說:『(原音)很多婦女不知道更年期風險是提高的,特殊的是說,在台灣女性糖尿病死亡率是高於男性,女性如果有糖尿病得到心臟病的風險比例是高於男性,但是只有兩成婦女知道這件事情。』

 

◎非典型症狀的女人「心」事

 

女性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性太低,其來有自。蔡宛芬指出,心臟病無論是疾病風險因子、症狀、診斷治療上以及用藥上,都有性別差異,可是台灣的醫療體系及教育長期在男性思維主導下,忽略了心血管疾病與用藥上的性別差異。

 

台大心臟內科醫師張博淵則表示,除了對性別差異的忽視外,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在臨床的表現上比較不典型,也是一大挑戰。張博淵說,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是胸痛、冒冷汗、放射性疼痛,可是約有4成的女性患者是非典型症狀,在診斷上容易受到忽略、甚至錯過治療黃金期。張博淵說:『(原音)高達三成比例是用這種非典型症狀表示,所以容易被忽略,診斷治療,比較會超過治療黃金期,女性非典型症狀又有統計比男性非典型症狀高,而且表現又更加非典型,所以診斷上面是非常大挑戰,據統計三到四成女性有非典型症狀,比男性25%到30%高。』

 

◎重建為女性量身打造的「心」政策

 

政府在醫療政策上缺乏性別意識,可能導致女性的死亡率提高,張博淵指出,過去美國醫學界對女性心臟病的重視晚了將近20年,造成女性心臟病的5年存活率低於男性,近10年來,因為對女性心臟病的重視,才逐漸降低了女性心臟病的死亡率。

 

台灣女性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不足、政府醫療政策上對性別差異的敏感度也不夠高,蔡宛芬認為,政府應該重新擬定「女性健康」的政策,不但要加強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還應該落實醫療體系的性別主流化,加強醫事人員對於「醫學與性別」的教育訓練,才能真正照顧女性的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