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種現代人常有的壞習慣,可能會讓人在正餐之外,又禁不住誘惑吃了一堆零食,讓身體愈來愈不健康。首先便是水喝太少,「輕微脫水有時會造成肚子餓的錯覺。」她建議,除了早上起床時喝一杯水外,若當天水喝不多又容易肚子餓,可以嘗試喝水後等待15至20分鐘,飢餓感就會消失。
【睡太少壓力大易餓】「若睡太少,人體會分泌『類生長激素』,讓人容易感到飢餓。」萊姆西表示,睡眠不足也會導致體內能夠調節食慾的「纖瘦素」下降,並且因疲憊而容易飲食過量,「最好每天睡足7至8小時」。營養專家瑪姬‧穆恩也指出,甜甜圈或糕餅類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會讓血糖上升又迅速下降,讓人吃東西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穆恩建議,「最好少吃澱粉類,多吃能產生飽足感、纖維素含量高的青菜水果或堅果類。」
現代人壓力過大也是飲食過量的原因之一,萊姆西表示,人體在壓力之下會因緊繃而耗費大量能量,食慾也因此上升,建議應適當紓壓。穆恩也指出,酒精類飲品也會讓人輕微脫水、食慾增加,「餐前酒的目的就是要刺激食慾,建議以水代替酒類飲品」。
身體缺乏蛋白質及油脂,也可能會讓人一直想吃東西。萊姆西指出,「一天應至少攝取46克蛋白質」,多食用優格、蛋、瘦肉及穀類等,可持續有飽足感。她也表示,一天所需的卡路里中,宜攝取20%至35%的油脂類如堅果等。此外,長期吃飯時間不固定,挨餓過久也會讓引發飢餓感的類生長激素大量分泌,她說,「最好4至5小時就吃一次正餐,並於起床1小時內吃早餐。」
【細嚼慢嚥容易飽】「時常看美食節目或社群網站上朋友分享的美食照片,也會讓人一直想吃東西。」穆恩解釋。此外,狼吞虎嚥的飲食習慣,也會持續讓食慾高漲。研究顯示,細嚼慢嚥可以讓腦部有足夠時間告訴你「吃夠了」,若仍沒吃飽,建議可以等個15至20分鐘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吃。
最後萊姆西指出,一些抗憂鬱藥、抗過敏藥、氣喘藥或抗發炎藥物都可能影響食慾,若造成困擾,建議諮詢醫師換藥。「飢餓感是由飲食習慣、分泌激素及心理作用等綜合因素形成。」穆恩表示,若未節制飲食,容易導致肥胖、心血管問題甚至各種心理疾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