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念國一的鄧小弟從幼稚園就被老師抱怨規矩差,到念小學,他因功課拖拉寫不完,甚至一度被老師帶到警察局前,威脅他再不寫功課,就要報警處理。直到他因頂撞老師被賞巴掌,又以鋼杯敲破同學的頭,媽媽才驚覺事情嚴重,帶他至兒童心智科就醫,並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而這一拖已是7年。
■病因不明 拖延更麻煩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昨天發表一項針對家有過動症兒童家長的調查,超過5成的家長發現孩子有症狀,卻拖上1年才就醫,甚至有人從懷疑到就醫花了12年。另因擔心藥物有副作用,7成5的家長遲疑用藥超過半年。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岺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先天大腦統籌專注力與衝動性有困難,至今病因不明。
很多家長擔心藥物副作用,多會先嘗試帶孩子練氣功、刷背或運動耗體能等另類療法。張學岺提醒,ADHD臨床用藥副作用影響低,多為食慾不振、晚上入眠困難等,可透過調整飲食來處理,拖延就醫及用藥,反倒會使症狀更為複雜。
張學岺說,有調查顯示,近半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孩被欺負取笑,或欺負其他同學,常常功課寫不完,跟不上學習進度,最好的治療方式是藥物搭配行為訓練。
■狀況不斷 快去看診
她提醒家長,孩子如果在兩個場合當中,譬如學校、家中或安親班,出現功課寫不完、跟不上、人際衝突等狀況,就要警覺,當嘗試各種另類療法1個月內沒有改善,就應考慮至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諮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