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糖尿病患者有迷思,認為打針很麻煩,甚至覺得病情嚴重才需要打針,患者往往因此拒絕接受針劑治療,導致病情有所延誤。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品汎表示,糖尿病傳統治療方式是先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若無法穩定血糖,才建議患者採取針劑治療。但隨著醫療進步及臨床研究經驗,建議針劑治療「提早」開始使用,反而能有效控糖,治療達標。
針劑治療方式可分為胰島素及目前較新型GLP-1類似物,胰島素透過注射直接補充治療,控制血糖效果較好,但患者容易產生低血糖,體重也較容易增加;注射GLP-1類似物治療,除能有效控糖,低血糖副作用較小,另外還可降低食慾、減緩胃排空速度,因此大多數患者使用後能順帶減輕體重,陳品汎說明,有患者治療後,血糖穩定控制、體重下降,不但身體負擔減少,心情也開朗許多,患者治療意願大大提升。
GLP-1是一種腸道荷爾蒙,當人體進食後,胃腸道會產生GLP-1,它能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且抑制昇糖激素的上升,以維持血糖的穩定,不過,由於此藥物的作用機轉是在病患用餐後,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曾遭質疑對胰臟安全性有風險,陳品汎特別解釋,美國、歐洲等國家已有報告證實,此藥物不會對胰臟產生任何不良作用,具高度安全性,患者可在醫師建議下,安心接受治療。
根據健保署健保給付規範,經1種或2種以上可耐受最大劑量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糖化血色素仍控制不良下,才適用GLP-1藥物,目前並不能和胰島素或DPP-4抑制劑藥物合併使用。陳品汎醫師建議患者在經濟許可下,也可自費同時接受胰島素及GLP-1藥物治療,血糖能獲得有效控制,體重也能相對減輕;他並提醒糖尿病患者,近年醫學及藥物已經比之前更有效、安全,不要排斥治療並遵從醫師建議,就可與疾病和平共存,減少併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