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0306696-1  

腎臟功能完全喪失稱為腎衰竭。尿少為腎功能快速惡化的原因;尿少、水腫或疲倦往往讓人認為腎臟可能有毛病,其實並不一定,因為服用止痛藥引起的間質性腎炎易導致腎衰竭,其尿量不一定會減少,直到去醫院進行生化檢查後才會發現腎功能已到嚴重衰退的地步。

造成腎衰竭的原因以腎絲球腎炎居多,其他的包括糖尿病及高血壓、間質腎炎、腎盂炎、泌尿系統結石症、遺傳性腎臟病及紅斑性狼瘡等都可能是致病的兇手,因為這些疾病經過長時間演變後,往往可能導致腎組織的硬化及萎縮。

腎衰竭分急性、慢性兩大類,急性腎衰竭常是腎臟血流不足所引起,若發生時間很短,則稱之為急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因為對腎臟傷害較輕,在早期治療下幾乎都可恢復正常,但如果遷延日久就很可能演變成慢性。

慢性腎衰竭往往在一半以上的腎臟細胞已被破壞情形下才容易被發現,否則初期、中期常沒有症狀,不易被發現,到了末期就會出現一些症狀,譬如性無能、打嗝、失眠、疲倦、貧血、皮膚癢、臉色蒼白、食慾差、噁心嘔吐、夜尿、易瘀青破皮等症狀,有類似症狀的民眾可盡早求助於醫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預防腎衰竭,服用藥物時應謹慎。預防保健之道,平時不要亂吃藥,尤其是像抗生素、感冒糖漿、類固醇、利尿劑、某些止痛劑、肌肉鬆弛劑等或來路不明的藥物,服用的藥物最好是經醫師診斷後所開立的處方比較好,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所以不要太相信別人說有效的用藥經驗。

避免使用放射檢查用的顯影劑、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生活作息正常化、不要熬夜、免過度操勞等皆是平時應多注意的事項。其次,平常多注意身體健康,勿使疾病慢性化,因為容易產生併發症,甚至長期服藥也容易導致腎臟負擔。

曾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間質腎炎、腎盂炎、泌尿系統結石症、遺傳性腎臟病及紅斑性狼瘡等高危險群病患,應加強治療,甚至杜漸防微以預防腎衰竭的產生。當民眾發現腎功能衰退時,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接受驗尿檢查。
早期腎臟異常會出現「泡、水、高、屏、見」( 「泡、水、高、貧、倦」的諧音)等臨床症狀,分別是小便起泡泡、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來自風城 郭進 的頭像
    來自風城 郭進

    專業醫師提醒冬令進補要適當 以防中風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