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當生病看完醫師,許多人都會領藥回家,但服藥後,是否真能緩解不適?除了藥物本身的類型、劑量外,病患對於藥物的看法也會影響藥效。
德國漢堡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的Ulrike Bingel醫師和英國牛津大學神經科學專家合作,針對22名健康的民眾進行實驗,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今年2月的「科學轉譯醫學期刊」。
研究人員以某種儀器散出的熱刺激每位參加研究者的腿部,藉以引發疼痛,並請他們依主觀感受填寫疼痛量表,總分則代表當下的疼痛程度。
接著所有人接受靜脈注射止痛劑,並在「未告知開始給藥」、「告知已開始給藥」、「告知已停止給藥,且可能會覺得疼痛」等3種狀態下,重複填寫疼痛量表。
參與者的腦部在研究過程中,都接受核磁共振(MRI)的掃描,且止痛劑的注射始終都沒有停止,只是指令不同。
數據顯示,在「未告知開始給藥」,也就是對治療毫不知情的狀態下,個案的疼痛量表總分從原先平均的66分降至55分;當告知「已開始給藥」時,總分又繼續降低至39分;最後告知「已停止給藥,且可能會覺得疼痛」時,分數卻誇張地攀升到64分。由此可見,個案對於止痛劑的預期,確實會左右疼痛強度。
另外,從腦部造影中也發現,當個案預期會痛時,「和情緒調節及焦慮反應有關區域」的神經活動明顯增加;當預期疼痛緩解時,就換成「和理性認知、酬賞預期、肢體動作、平衡有關」的神經活動增加。
研究者表示,過去探討「安慰劑效應」的文獻很有限,而這項研究的結果不僅提供生物上的證據,確認正向期待可以強化療效外,更重要的是負向期待造成的反效果實不容小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