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度地理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注 3]、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25]。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國,總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印度從北到南全長3,214公里,從東到西全長2,993公里,印度半島亦是南亞的主體。

印度地理是多樣的:從雪山山脈到沙漠,從平原到雨林,從丘陵到高原,風光應有盡有。印度囊括了位於印度板塊的印度次大陸的絕大部分,以及印度-澳洲板塊的偏北部分。印度擁有海岸線7000多公里,其中大多數位於亞洲南部半島,伸入印度洋。印度西南部與阿拉伯海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孟加拉灣接壤。

肥沃的印度恆河平原覆蓋了印度北部,中部和東部的絕大部分。而德干高原佔了印度南部的絕大部分。印度西部是塔爾沙漠,這是一個岩石沙塵的混合沙漠。印度的東部和東北部邊境線涵蓋了喜馬拉雅山脈。由於與巴基斯坦的領土糾紛,印度的最高點存在爭議。按照印度的說法,其最高點(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是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印度無爭議的最高點是干城章嘉峰,海拔8598米。

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北部與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接壤,東部與緬甸接壤,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東部是孟加拉。印度南部是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島國。

而印度位於印度次大陸,主要由三個地理區組成:在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的高山區(其中就有海拔8,598米的印度最高峰坎城章加峰)、中央平原/恆河平原(Indo-Gangetic Plain)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

多條河流發源於或流經印度,例如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亞穆納河戈達瓦里河以及奎師那河(Krishna River)。印度河上流的一小段也位於印度境內。印度南方是熱帶季風性氣候,北方則是溫帶氣候。乾旱、季風性氣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發性洪水,嚴重的雷暴雨地震等是印度的主要自然災害。

印度有世界上第四大蘊藏量的煤炭。其他主要的自然資源還有鐵礦雲母鐵礬土鈦礦鉻鐵礦天然氣石油鑽石石灰石和可耕地等。

氣候[編輯]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經濟[編輯]

 
印度人均收入估計(1857–1900年,以1948–49年價格為基準)[26]
 
傳統粗糖製造過程
 
印度的跨國英文電話客服中心(攝於2005年)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7],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28],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過去20年間,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29]。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28]。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經濟政策採行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30],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31],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32][33],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

印度有4.876億勞動人口,居世界第2位,其中50%從事農業或農業相關行業,28%從事服務業及相關產業;從事工業的占18%。以占GDP比例來看,農業占GDP的18.1%,服務業和工業分別占55.6%和26.3%。主要農作物包括大米,大麥,油菜籽,棉花,黃麻,茶葉,蔗糖和馬鈴薯[34]。主要工業包括軟體,汽車,水泥,化工,消費電子,食品加工,機械,採礦,石油,製藥,鋼鐵,運輸設備和紡織品[34]。於2006年,對外貿易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24%,於1985年時,僅佔6%[32]。印度佔2008年全世界貿易額的1.68%[35]。於2011年,印度為世界第10大進口國第19大出口國;印度主要出口品為石油製品、紡織品、珠寶、軟體、工程器材、化工製品及皮革[34];進口品則為原油、機械、寶石、肥料及化工製品[34]。於2001年至2011年間,石化製品及工程器材佔出口比重由14%成長至42%[36]

過去數年間印度的經濟成長率達7.5%[32],過去十年的時薪也翻倍[37]。自1985年以來,已有4.31億印度人脫離貧窮[38]。根據全球競爭力報告,印度競爭力居世界第51位,其中在金融市場(第17位)、銀行部門(第24位)、創新(第39位)及經商(第44位)等方面表現較佳[39]。全球最大的15家資訊科技外包公司中,有7家位於印度,而企業對於外包國家的偏好度僅次於美國[40]。印度為第11大消費市場,2030年將成為第5大消費市場[38]印度通訊為世界成長最快的國家,於2010年至2011年間,增加了2.27億用戶[41];汽車工業成長速度居世界第2位,2009年-2010年成長了26%[42],汽車出口成長了36%[43]。印度發電裝機容量為250吉瓦(109瓦特),其中8%屬再生能源[44]

過去幾十年間印度經濟成長相當迅速,但仍持續面對社會經濟上的挑戰。印度為世界銀行定義日收入低於1.25美元貧窮線以下人口最多的國家[45],但貧窮人口的比例已由1985年的60%降低至2005年的42%[46]。有一半的孩童體重過輕[47],其中46%孩童營養不良[45],政府推出午餐計劃英語Midday Meal Scheme以改善印度孩童的營養狀況[48]。自1991年以來,印度各邦貧富差距持續擴大,最富裕的邦其人均國內生產淨值於2007年時已達最窮者的3.2倍[49]。印度貪汙情形顯著增加,根據報告估計自獨立後的非法資金流通約4620億美元[50]。印度於1991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僅329美元,自經濟自由化後,2010年時已達1265美元,預計2016年時可達2110美元,但仍較其他亞洲開發中國家如印度尼西亞、伊朗、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為低,且未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難以超過前述國家[51]

近年來,印度政府大力投資本國教育。大批能說英語的人才投入外包行業(即是外國企業把客戶諮詢,電話答錄等等服務轉移到印度)。印度已經成為軟體業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術服務等等也即將成為全球重要出口國。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是美國歐盟日本中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印度經濟以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全國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印度外匯存底充足,匯率穩定,未來官方也將全面解除外匯管制,由市場決定幣值。印度製造業出口已經開始下滑,全國很多地區電力供應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語的人口,目前是21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電腦軟體出口國以及眾多軟體工程師的祖國。[52]

印度實行民主政治的同時實行社會主義,政府對私人經濟活動,外貿,外國資本直接投資嚴格控管。不過,1991年透過經濟改革,放鬆對外貿和外資的管制,逐漸開放國內市場。國有企業民營化和部分領域開放對私人以及外國投資的設限,至於相關的政治爭論持續不斷。

2014任仕達(Randstad Group)公布「亞洲最不快樂的員工」調查顯示,最快樂的員工排名第一名是印度。[53]

交通運輸[編輯]

印度交通運輸包括鐵路公路英語Indian road network水路英語Inland waterways of India、航空等方式。儘管印度交通系統近年來有所改善,但總體仍舊相對落後。2014年印度鐵路里程達68,525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五[54];有7000多個車站,使用超過12,000輛火車[55],年輸送旅客100億人次,貨運量超過10億噸[56]。但既有鐵路線大都存在著年代久、速度慢、安全差等問題,無法滿足需求[57]。因為沒有完善的管理系統,列車班次在印度經常誤點。2015年9月23日,印度鐵道部宣布將啟動3條高鐵線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58]。2015年底媒體報導,日本將建造孟買至亞美達巴德新幹線高鐵[59]

印度公路等級可分為三類:一是高速公路英語Expressways in India國道英語National Highway (India);二是邦道英語State highways in India和地方主要道路;三是其他道路和村道。據2009年估計,印度全國道路里程數為330多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三。印度有12個主要港口和184個中小港口,海運能力居世界第18位[60]。內河航道長度為14,500公里,其中5200公里的河道和485公里的運河可以通行機械化船隻[61]。印度有經營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14家,專營非定期航班的空運企業65家。目前,印度私有民營航空公司占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靛藍航空(IndiGo)是印度國內最大的航空公司,捷特航空(Jet Airways)排名第二。而印度唯一的一家國有航空公司是印度航空公司(Air India)[62]。根據印度民航局公布的數據,印度2015年國內旅客運輸量達到8109.2萬人次,2016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全球第三大國內航空市場[62]

隨著印度城市化的發展,交通擁堵問題逐漸顯現。印度政府早期採取諸如修建立交橋和拓寬道路等辦法,但隨著機動車數量增加問題日益嚴重。印度政府通過「國家城市交通政策」和「國家城市更新計劃」重點發展軌道交通(地鐵系統)、快速公交[63]嘟嘟車是一種三輪摩托車,在印度常作為計程車英語Taxis in India使用。而只有大約10%的印度家庭擁有摩托車[64]

人口[編輯]

 
印度各地區人口密度地圖

2011年3月31日,印度人口普查委員會又對印度全國的人口進行了普查,結果顯示印度的人口達到1,210,193,422人[65],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人口第二大國,於2001年至2011年間的年均人口增長率為1.76%[65],較前一個十年(1991年至2001年)的2.13%為低[66]。性別比為0.94女/男[65],於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年齡中位數為24.9歲[67]。過去50年來的醫療進步及綠色革命使農業生產力提高促使人口快速成長[68],但印度仍面臨數個公共衛生相關的挑戰[69][7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印度每年有90萬人死於飲用受汙染的水及及呼吸受汙染空氣[71],每10萬人約有50名醫師[72]。於1991至2001年間,都市人口成長了31.2%[73],然而,全國仍有超過7成的居民居於鄉村[74][75]。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印度共有27個百萬人以上的城市[73],其中孟買、德里加爾各答欽奈人口最多。人口主要分布於恆河平原。2001年人口普查表明,72.22%的人生活在超過55萬個村莊中,其餘生活在2000多個城鎮和城市中[來源請求]

 
身著傳統服飾的印度婦女

印度於2011年的識字率為74.04%(男:82.14%;女:65.46%)[65],識字率以喀拉拉邦最高[76],比哈里邦最低[77]性別比是1.064男/女,預期壽命68.59歲,人口增長率為1.606%,出生率為22.69 /1,000人。印度由於貧富差距大,都市中有不少的貧民窟,傳染病竄流:登革熱瘧疾日本腦炎A型肝炎E型肝炎等危險程度皆高。

印度的主要族群包括了72%的印度-雅利安人和25%的達羅毗荼人。印度還有一群非定居的族群,如以打鐵聞名的加督利亞洛哈爾人,以遊牧為生的拉巴里人;也有以採集和狩獵維生,或是從事鹽商、算命師、法術師、阿育吠陀治療師、變戲法者、石磨工、刺青師傅等行業。人類學家已辨識出印度約有500個非定居的流浪團體,人數可能高達8000萬人。

2014年4月,印度最高法院作出歷史性裁決,承認變性人為男性與女性之外的第三種性別。印度目前有約200萬名變性人[78]

印度經常發生針對女性的強姦暴力事件,大部分發生在貧窮落後的北部地區,例如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北方邦,該邦主要實行家長制封建制,婦女地位非常低下;同時社會有嚴格的種姓之分,關於性別、宗教等的偏見根深蒂固,導致出身於低種姓如賤民的女性往往受害。[79]

語言[編輯]

印度-雅利安語支達羅毗荼語系分別為印度主要語支,分別占總人口的74%及24%,其他語言則屬藏緬語族南亞語系,印度未訂定國語[80]

目前印度的第一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約30%人口使用,為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81][82]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或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6],英語在教育方面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中等及高等教育。

另外還有其他21種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言,包括了馬拉雅拉姆語坦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孔卡尼語馬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喀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語曼尼普爾語等,另外登記的還有超過1,600種語言。

根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各主要語言使用人數統計如下:

順序語言使用人口比例
1 印地語 422,048,642 41.03
2 孟加拉語 83,369,769 8.11
3 泰盧固語 74,002,856 7.19
4 馬拉地語 71,936,894 6.99
5 坦米爾語 60,793,814 5.91
6 烏爾都語 51,536,111 5.01
7 古吉拉特語 46,091,617 4.48
8 卡納達語 37,924,011 3.69
9 馬拉雅拉姆語 33,066,392 3.21
10 奧里亞語 33,017,446 3.21
11 旁遮普語 29,102,477 2.83
12 阿薩姆語 13,168,484 1.28
13 邁蒂利語 12,179,122 1.18

宗教[編輯]

 
位於德里的印度教寺廟阿克薩達姆神廟

印度也是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是眾多宗教的發源地,幾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被稱為「宗教博物館」。

全印度約有80.5%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其他的主要宗教團體還有伊斯蘭教(15%)、錫克教(1.9%)、耆那教,又因早期敘利亞基督教的傳入和近現代受到英國殖民統治,基督教(2.3%)盛行[83]佛教起源於印度,如今在印度的影響力比較小,占總人口的5%,但佛教的傳播對印度周邊的國家卻有相當大的影響。

印度人根據《吠陀經》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各種姓之間不能通婚,身分、職業世襲,另外還有不可接觸的賤民——旃陀羅

文化[編輯]

傳播媒體[編輯]

 
印度PVR數位電影院
 
寶萊塢電影
 
新德里街頭

印度主要的新聞機構和通訊社有:新聞發布署印度報業托拉斯(印度最大的通訊社)、印度聯合新聞社(第二大通訊社)。

印度報業絕大部分為私人和財團所有,官方沒有報刊。報刊中,最大的三家日報依次為《印度時報》、《馬拉亞拉姆娛樂報》和《古吉拉特新聞》。主要印地文報紙有《印度斯坦報》等;主要英文報紙有《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等。

印度主要的電視台有國營的全印電視台和私營的新德里電視台等。廣播電台主要有國營的全印廣播電台

電影[編輯]

 

印度是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每年生產1000部電影,是好萊塢的4倍,主要應付國內龐大的需求。印度同時是世界上電影觀眾最多的國家,每天進出影院的觀眾達1400萬人之多。[84] 印度電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

印度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雖然英語仍是官方語言之一,不同語言的族群對母語的電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電影業的發展,尤以孟買為基地的印度語電影業發展最為成熟,被譽為寶萊塢(取自Bombay與好萊塢Hollywood)。所以印度語的電影產量和票房數字均最大。很多在印度其他地區成名的電影工作者都會到寶萊塢尋找機會。不同地區的電影會互相模仿,所以同一套電影可能會有不同語言的版本。

由於印度是個喜好音樂舞蹈的民族,所以在印度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歌舞元素,於是歌舞片與愛情片成為印度最有特色的電影類型,如2000年的《真愛永存》和2002年的《胭脂淚》(Devdas)等都是最傑出的代表。近年來印度不僅在不斷學習和模仿美國電影,如現代動作片《遁天神盜》系列都獲得了很好的票房;而且在類型開拓上更是有目共睹,如2007年體育題材的勵志片《加油印度!》,2009年批判落後教育思維和模式並著重展現友情的《三個傻瓜》等都帶給觀眾以強烈的印象和感染。

著名男影星有沙·魯克·罕李提克·羅山阿米爾·汗阿米塔布·巴沙坎,女影星有艾西維婭·萊伊瑪都麗·荻西特卡約兒拉妮·穆科吉詩麗黛瑋·阿雅潘等。

印度電影觀眾獎是印度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電影獎項,由雜誌《印度電影觀眾》舉辦,廣大觀眾參與投票,始於1953年,每年評選一次。

體育[編輯]

在印度,一些民族的傳統運動如卡巴迪印度式摔角仍很受歡迎。但印度至今還未舉辦過像「奧運會」、「足球世界盃」「田徑世錦賽」等世界頂級的運動盛會。

印度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9金6銀11銅26枚獎牌(亞洲第7,世界前50)

亞運會:126金168銀245銅539枚獎牌(亞洲第5)

世界運動會:1銅1枚獎牌(亞洲第17,世界第70位以後)

夏季大學生運動會:3金1銀3銅7枚獎牌(亞洲第12,世界前60)

亞洲室內運動會:22金21銀43銅86枚獎牌(亞洲第8)

夏季青年奧運會:6銀2銅8枚獎牌(亞洲第11,世界第58)

世界武搏運動會:無獎牌

亞洲武藝運動會:3金7銀23銅33枚獎牌(亞洲第10)

亞洲沙灘運動會:8金4銅12枚獎牌(亞洲第5)

亞洲青年運動會:5金3銀3銅11枚獎牌(亞洲第7)

教育[編輯]

印度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還有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

全國現有254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有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加爾各答大學等。

外交[編輯]

冷戰時期,印度通過一項新的外交政策,不與任何大國集團結盟。但是,印度發展同蘇聯的密切關係,並得到了廣泛的軍事支持。冷戰的結束大大影響了印度的外交政策。印度目前執行東望政策,旨在加強與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以色列,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外交和經貿關係。印度同非洲聯盟,大英國協國家以及阿拉伯世界也有著緊密的聯繫。印度仍然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的軍事聯繫。中印邊境戰爭時期,中國因朝鮮戰爭中蘇交惡同時被世界一些國家孤立,印度因此同時受到美英蘇三國支援。[來源請求]但戰事仍由中國獲勝。

印度積極參與各項聯合國維和任務。目前,印度是聯合國第三大的部隊派遣國,並且正在努力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為促進觀光產業發展,2014年2月印度國會事務與計畫部宣布,實施落地簽證新增名單增加到180國,包含台灣在內。[85]

軍事[編輯]

印度武裝部隊(天城文:भारतीय सशस्‍त्र सेनाएं,轉寫:Saśastra Sēnāēṃ)在印度共和國整體的軍事組織而言,包括印度陸軍印度海軍印度空軍,以及各種其他包括印度海岸防衞隊印度準軍事部隊核戰略司令部等支援服務機構。印度保持世界第4大武裝力量,估計常規部隊總兵力有1,325,000人。印度武裝部隊正在迅速擴大和現代化,在未來將有軍事航天計劃,目前則是正在積極開發導彈防禦系統和強大的核武軍事能力。

陸軍[編輯]

印度陸軍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陸軍,完全屬於志願役,印度從未使用過徵兵制。起初的目標是為了保護國家的邊界,然而近來也對內部提供安全保護,特別是對襲擊克什米爾和東北部的武裝恐怖份子

海軍[編輯]

印度海軍擁有55000人,其中有5000名海軍航空兵和2000名海軍陸戰隊(MARCOS),是世界第五大海軍。印度海軍目前擁有超過155艘船艦,包括維拉特號航空母艦

空軍[編輯]

正式成立於1932年10月8日作為輔助空軍的印度帝國和皇家前鋒1945年在二戰期間印度空軍正式進入戰場作戰。自獨立以來,印度空軍同周邊的巴基斯坦和中國進行過四場戰爭。印度空軍也一直積極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的任務。

參見[編輯]

注釋[編輯]

  1. ^ 天城文印地語為聯邦官方語言;英語為政府第二工作語言[6][1][7]
  2. ^ 該國具體面積由於國界爭議而難以確定。印度政府稱總面積為3,287,260平方公里(1,269,220平方英里),其中陸地面積為3,060,500平方公里(1,181,700平方英里);聯合國則稱總面積為3,287,263平方公里(1,269,219平方英里),其中陸地面積為2,973,190平方公里(1,147,960平方英里)(Library of Congress 2004)。
  3. ^ 印度控制下的最北點為位於查謨和克什米爾的爭議地區錫亞琴冰川,但印度政府將前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的所有區域,含當前由巴基斯坦管轄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均視為其領土。因此,印度政府將北緯37度6分視作印度的最北點。

14806502405793356015_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