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天后宮位於南化區南化里,主祀天上聖母,據說創建於清康熙37年(1698),清康熙57年(1718)重修,廟裡現有「與天同功」的匾額 。
南化舊稱「南庄」,會取名為南庄的由來,一說是因為在噍吧哖盆地的南方溪谷聚莊,一說是早期漢人在此的墾區有南北兩莊,因南莊位在南邊,故名。南庄可說是個崇山峻嶺、山明水秀之地,清⋯⋯雍正、乾隆年間漢人入墾此地,才漸聚成一個莊頭,也就是現今南化街一帶,清朝時它被劃設在新化南里之下,文獻上最早有「南莊」的名稱應該是在清道光5年(1825),最慢在清同治初年已經形成南庄街 ,日大正9年(1920)改稱「南化庄」,戰後稱為南化鄉。
本宮奉祀的主神天上聖母,相傳為本庄人李先富之祖先來臺開墾後所供奉之神祇。初期廟宇是蓋在今鄉公所對面的土埆式建築物,其確實位置是在現今公路紀念碑的兩側,現在那個地方還叫做「媽祖地」,土地的上方現在雖有住家,但是他們每年還是要向媽祖廟繳納租金 ,由此可證。據說當時廟頂的剪黏,都是黑糖掺石灰砌成。後因清光緒4年(1878)的一場颱風吹襲,導致廟體傾圮,不得已在現今的郵局後面搭建臨時壇供奉媽祖。清光緒21年(1895)政權鼎革,日本人強徵舊廟址當作日本人辦公之處,後來又當作南化庄役場之用,日昭和6年(1931)才在現在的廟址重建本廟。
日昭和11年(1936),現在的南化中街,街道僅6米寬,而且兩旁的商家住戶大部分都是竹子蓋成的草屋。就連當時的南化庄役場也是竹造的,役場的倉庫內堆放著苧麻、棉花、牧草……之類的軍用品,都是可燃物。當時的工友很喜歡飼養動物在倉庫後面的空屋內,此時南化還沒有電力設施,居民習慣用火把照明,可能是工友點火把進到空屋內,一時不小心,才引發大火,火災發生的時候大概是在下午2點的時候,氣溫正高之際,再加上久旱不雨,更增添火苗一發不可收拾的態勢,眼看著許多街屋頃刻間即將成灰燼,當時的庄長蔡江池,急中生智,他一改先前庄民提水桶滅火的作法,反而是叫庄民人手一炷香,跪下祈求媽祖保佑,並且協助滅火。
如奇蹟般的事情發生了,轉眼間天空烏雲密佈,而且雷雨交加,就這樣大火也隨後被滂沱的大雨給熄滅,南化街上的庄民和庄長莫不額手稱慶之時,更是感激媽祖大顯雷雨佑蒼生的奇蹟。
- Mar 07 Fri 2014 14:25
化天后宮位於南化區南化里,主祀天上聖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