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84286850.jpg 

慢性萎縮性胃炎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中國北京市昌平區衛生局副局長李富和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正虛邪實」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本病機,病程長,有癌變傾向,臨床表現上,患者常出現腹飽脹、打飽嗝、胃納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

 

傳統中醫認為,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應用扶正固本的治療方法,有助於達到促進胃粘膜和腺體的生長與再生。這種病症的基本病變是胃粘膜固有腺體的萎縮,在治療上應把握兩大原則,一是治標,也就是祛邪,消除致病因素,抑制胃粘膜炎症,進而阻止腺體的萎縮;二是固本,也就是扶正,因為胃粘膜腺體的萎縮是正氣虛弱的表現。

 

李富和強調,中醫有「肝為起病之源,胃為結病之所」說法,因此調胃當先治肝,培土宜先治木,所以取疏肝和中的方式,藥用佛手、柴胡、枳殼、厚朴、陳皮等中藥材,但因疏肝通氣的藥物大多辛香溫燥,容易傷陰耗氣,所以還要佐以木瓜、白芍、烏梅等藥材剛柔相濟,散中有收。

 

脾主運化水濕,若脾虛失運,則水濕乃生,進而為患,可酌加茵陳、黃連、黃芩、滑石、生苡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中藥材;若從陰化寒,則以寒濕為主,應當溫而化之,適合用生薑片、桂枝、吳茱萸、炮附子等藥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