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8292  囊炎即體表的毛囊遭細菌、霉菌、病毒等感染後引發毛囊發炎的現象。其中由細菌引發的「細菌性毛囊炎」是最常見的一種。全身只要有毛髮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毛囊炎。常見的部位包括背部、胸部、頭皮與臉部等處。毛囊炎好發於夏天,臨床上局部會出現紅色丘疹或膿泡,輕微疼痛或發癢等症狀,通常沒有發燒或是全身性的症狀。

不同部位的毛囊炎引發的原因不盡相同。 大多數毛囊炎的發生與氣候悶熱、容易流汗、過度磨擦刺激、個人體質或衛生習慣等造成毛囊受損有關。因為此病經常反覆性發作,長期下來也容易造成皮膚黑色素沉殿,因而影響美觀。

而最重要的是避免皮膚長期處於高溫、潮濕、密不通風、衛生不佳的環境下,例如不要穿過緊、不通風的衣褲或塗抹過油的保養品、髮油。另外,洗頭時不要過度用力抓扯、刮鬍子時避免刮傷、注重個人衛生、隨時保持身體潔淨等,以避免讓細菌有機可趁

除了上述所提的預防措施外,一般輕微的細菌性毛囊炎,以消毒水清洗或抗生素葯膏局部塗敷,應該在一週之內可以痊癒若病情較為嚴重,視情況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療,必要時甚至須做細菌培養並手術引流來排除皮下的膿液嚴重的毛囊炎,如膿痂疹、癤、癰等,是細菌侵入毛囊深層並擴及毛囊周圍組織所致臨床上局部會出現紅、腫、熱、痛,初期呈硬性結節,約過二至四天後開始變軟蓄膿注意的是初期的硬結切勿用手去擠壓,以免反而加重發炎,導致併發丹毒、蜂窩組織炎、淋巴腺腫脹,甚至引起全身寒顫、發燒等症狀。治療上,以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治療,並待硬性結節化膿成熟後配合手術切開引流膿液,大部分的患者經治療1-2週後可以痊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