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8_h.jpg 

中、西醫師鐘文冠指出,正常人體細胞的增殖,是受身體控制的,癌症細胞則由病人自身的細胞突變,進行無限增殖。癌細胞在繁殖的過程中,不受身體控制,所以可從身體的某一個部位轉移、擴散到全身的其他部位。

 

研究指出,大約八成癌症發生與外因有關,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研究證明癌症是細胞中多種基因突變累積的結果。癌基因又稱原癌基因,存於人類細胞中,參與細胞生長分化的調節。

 

鐘文冠指出,分析顯示當癌基因受外界因素作用而激活,就會變成有活性的癌基因。癌基因在時空發生混亂表達時,就可能促使正常細胞發生惡變及細胞調控紊亂,最後形成癌症。

 

他表示,研究顯示抑癌基因(P53、P16、R6基因、nm23)可以直接或間接抑制細胞增生、癌變、癌浸潤或癌轉移。在癌症形成過程中,宿主的遺傳、年齡、性別、種族、免疫功能等因素,是人體能否抵禦癌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癌形成後,宿主的免疫反應、腫瘤血管形成、腫瘤纖維結締組織形成、營養供給等方面的個體反應明顯影響腫瘤生長的進展。

 

從基因學的觀點,顧明津醫師指出,人體內存有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原癌基因突變、重排、擴增,或抑癌基因失去作用、變異,人就會患上癌症。

 

致癌因素是啟動癌細胞生長的關鍵,顧明津表示,主要有精神、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學物質等,多因素綜合作用,才能啟動「癌症程式」。研究發現,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死亡後解剖時發現近五成的人,體內都有一兩個惡性腫瘤,所以在歐美也稱癌症為老化病。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顯示,不健康的衣食住行所引起的癌症佔癌症病人的比例高達八成,受到不健康生活方式誘發,原癌基因被啟動或抗癌基因受抑制,人就會患上癌症。

 

腫瘤是複雜的疾病,顧明津指出,其特徵為異常細胞的失控生長,並由原發部位向它處擴散,如無法控制其擴散,可能侵犯要害器官並引起衰竭,最後導致死亡。除頭髮、牙齒和指趾甲以外,幾乎所有的器官和組織、細胞都可以發生腫瘤。

 

不過,早期癌症的治療並非沒有希望。例如早期胃癌的治癒率可達到九成以上。肝癌也能達到六成九。醫師建議接受治療者,少食高脂以及醃、燻、炸等類含致癌物質高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等高纖維食物。維持良好的營養,以維持體力,並增加治療的耐受力。

 

中醫角度來看,鐘文冠指出,手術前使用中藥可以改善身體狀況,增強體力,調整肝、腎功能損害,以利於手術。手術後多傷氣血,予益氣固表、補氣養血中藥,使患者手術造成的損傷,早日康復,可減少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