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94680_Y  


 

孕育新生命的子宮是女性健康的第1道防線,月經則是每月的成績單,開業中醫師張家蓓強調,「女性每個月都有1次檢視健康的機會」,子宮顧得好,月經就會規律,常保健康美麗。

 

張家蓓表示,依中醫觀點,子宮是內分泌生殖軸,不屬五臟也非六腑,中醫用「胞宮」統稱子宮和卵巢等內分泌生殖系統,月經則能直接反映子宮狀況。

 

從2000年開始執業的張家蓓統整看診經驗指出,女性患者求診最常見的困擾是月經不規律,從初經到停經,月經常成惱人問題,唯有身心靈達到平衡,才能每月繳出漂亮成績單。

 

如何把握每月檢視健康的機會?張家蓓指出,可從月經的色、質、量及規律性觀察:顏色應比豬肝色再深一些,最好沒有血塊;量多的日子裡,一般是每4小時換1次衛生棉,每片經量不超過8分;在持續約7天的生理期中,血流要正常;週期25至35天,具規律性。

 

張家蓓解釋,月經是子宮的求救管道,當子宮有問題時,最常見的是血塊變多、顏色變深,或是非經期卻異常出血、原本規律的週期突然改變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健康警訊,所以觀察月經很重要,「女生常開玩笑說月經最好別來,但若真的沒來,麻煩可就大了」。

 

若以食補或中藥調養身體,張家蓓提醒最好先就醫了解體質,才能對症下藥。以中醫觀點,體質通常可分成「實症」和「虛症」,實症體質較常見的特徵為手足心熱,月經顏色較深、質地較濃等;虛症則是易手腳冰冷,月經顏色較淡、質地較稀等。

 

許多女性在經期過後會服用當歸、川芎、芍藥和地黃組成的四物湯調理,張家蓓說,四物主要為補血,較適合虛症、貧血體質者。若依個人體質調整,經期易頭痛者可增加川芎、血虛頭暈者增加當歸,血塊多者可用赤芍或多加益母草,容易抽痛者用白芍,容易口乾舌燥或腹瀉者用生地,容易四肢冰冷或便秘者用熟地,讓四物湯發揮最大功效。

 

至於常見的經痛問題,張家蓓說,應先就醫找出原因,再依症狀輔以不同的調整方式,例如月經前腰痠、經期間嚴重水腫者,可從月經來潮的7天前,每天喝350c.c.溫牛奶;月經期間刺痛、血塊排出後就不痛者,可吃黑木耳;悶痛、氣虛者則從月經來潮的7天前,每天喝500c.c.黃耆補氣,月經來後就別喝。

 

張家蓓也分享簡單食材就能做的居家藥膳,透過醫師診斷了解體質後,實症者可喝適量「玫瑰蜂蜜茶」,將5克乾燥玫瑰花用熱水沖泡,再加入少許蜂蜜攪拌後即可飲用。玫瑰花有助活血化瘀,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月經期間造成的頭痛與頭重。

 

虛症者可適量食用「人參雞湯」,先將半隻雞剁塊洗淨,用熱水汆燙後泡冷水撈出,再將雞塊、6至8片高麗參和2大匙枸杞放入燉鍋,加入8分水蓋過食材,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燉爛,起鍋前可加鹽調味。人參能補元氣,改善氣血虛弱、手腳冰冷。

 

屬實症體質的張家蓓每天必喝2000c.c.白開水,平常盡量飲食清淡、多運動,她建議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後、經期間別吃冰冷食物,月經週期與持續天數因人而異,只有規律是不變準則,她呼籲女性要把握每月檢視身體的機會,「養好子宮,月經就正常,身體也就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來自風城 郭進 的頭像
    來自風城 郭進

    專業醫師提醒冬令進補要適當 以防中風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