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2972882.jpg 

「通過實驗室檢驗合格」, 看到產品秀出這樣的字樣,是不是會提高你的購買意願?消基會就發現,市面上,有7成3比例的 「實驗報告」疑似灌水,沒寫清楚送檢日期,抽檢項目也含糊帶過,面對廠商可能拿一次的「合格認證」當萬年宣傳,消費者只能睜大眼睛看仔細。

 

木製調棒攪拌咖啡,最怕把漂白劑一起喝下肚,業者在外包裝強調通過「SGS」檢驗合格,不過消基會認為上頭「沒寫」送檢日期,功課只做一半,而且市售產品的「檢驗報告」,多數有「膨風」的嫌疑,像這牌保鮮膜,廠商拿94年的衛署公告,當成安心保證,會讓消費者誤以為衛生署發了許可證號,其實沒有。

就連知名的微波杯,也在杯底強調有美國FDA跟德國SGS的雙合格證,卻「沒交代細項」,這款金紙強調不添加甲醇,企圖延伸合格項目,總計有7成3的驗證報告,都犯了標示不清的毛病。

消基會秘書長陳智義:「『豆油伯天然純釀』、『手工醬油組』這個部分,(通過SGS認證)可以安心食用,但是它檢驗項目這部分,並沒有去標明。」

上網一查,消基會點名的這款醬油,已經從通過SGS檢驗,換成通過TUV檢測,但還是「沒寫」送檢時間,這款炒鍋有國際SGS「無毒認證」,但是究竟通過哪幾項檢測,通通看不到。」

消基會認為,產品秀出「實驗室檢驗報告」,目的在取信消費者,萬一業者真的造假,打迷糊仗,就算廣告不實,罰款最少3萬,最高5千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