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796891274.jpg 

根據統計,台灣學齡兒童近視率約5成,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12歲兒童的高度近視比率,有逐年增加趨勢,顯見近視與高度近視都必需加以預防控制,才不致使台灣未來變成高度近視王國。

目前對於近視的成因,並沒有單一理論學說可以完全解釋,但各種學術研究得到的共通點是除了先天的遺傳體質外,後天環境若近距離的視力使用過多、過久,皆可使近視快速加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對於高度近視與遺傳性的關連,有一項驚人的大規模的統計發現:其一若雙親其中一位為高度近視,另一位正常,則下一代有10~15%會有高度近視。其二若雙親其中一位為高度近視,另一位為600度以下近視,則下一代有50%會有高度近視。其三若雙親皆為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則下一代幾乎100%會有高度近視。

也就是說,若當父母親有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時,其下一代罹患高度近視比率非常高,至於用眼上若過度使用近距離視力時,則度數往往較同儕更快加深;高度近視的遺傳表現也同時會受後天環境因子所影響,這也說明了大眾普遍存在「在農業社會,高度近視少,文明社會與都市叢林中,高度近視多」的觀念,是不爭的事實。正因高度近視的遺傳特性如此複雜,因此也使得高度近視的研究增添許多複雜性及不確定性。

提到控制近視,目前常見使用散瞳劑(也可稱之為睫狀肌鬆弛劑)由來已久,其理論基礎在於散瞳劑可以將睫狀肌強迫鬆弛,避免睫狀肌過度使用造成假性近視,當然也間接避免眼軸增長形成真性近視,到底臨床上是否真的有效呢?根據台大一份長期的研究追蹤報告中得到證實,散瞳劑畢竟不是萬靈丹,因其同時會使瞳孔散大,所以也衍生出一些問題。

點散瞳劑有一些注意事項,由於會使瞳孔散大,易接觸較多之紫外線,白天陽天強烈時,建議戴具阻擋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或帽子。長時間點散瞳劑,仍有調節力弱化之可能,建議不要點太強的散瞳劑,或當度數穩定時可酌予降低濃度。散瞳時,有時因虹膜阻塞前房房水排出,易使眼壓上升(>20 mmHg),若原本眼壓已偏高(具青光眼傾向),則不建議使用。此外,少數患者對散瞳劑會產生過敏反應,應加以留意。

除了點散瞳劑外,目前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自1937年第一副硬式隱形眼鏡問世以來,便開啟了硬式隱形眼鏡多采多姿的新時代,陳逸川表示,角膜塑型鏡片便是一種特殊設計之硬式隱形眼鏡,角膜塑型術原文Orthokeratology,又簡稱為Ortho-k,即有角膜矯正成正常之意。1970年角膜塑型術在美國蓬勃發展,利用reverse geometry(逆幾何)原理,可精細地設計出角膜塑型鏡片,來改變角膜弧度進而降低近視及散光的度數。

配戴角膜塑型鏡片初期僅能降低約100~300度,到了1990年代,由於高透氧性硬式隱形眼鏡材質的發明,以及更精密的電腦磨片技術的使用,始得第三代雙重逆幾何鏡片得以同時擁有基弧(Basal curve)、反轉弧(Reverse curve)、平行弧(Alignment curve)及邊弧(Peripheral curve)等四個弧度於一身,可以更快速地降低更多度數。

角膜塑型鏡片與點散瞳劑的原理不同,而是一種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內有同心圓之環形設計,利用睡眠中戴在角膜上,可將角膜壓平,避免其往高度近視方面作變形,除了控制度數外更可在白天不用戴任何眼鏡,也保有一整天好視力,不會有因點散瞳劑造成看近吃力、畏光模糊的缺點。

角膜塑型術治療尤須注意的是鏡片的清潔問題,就如同其他種類之隱形眼鏡一般,最怕角膜感染,故必須每天清潔鏡片,特別的是因為角膜塑型鏡片內面有4弧甚或5弧的設計,因此清洗時必須以手指指腹作同心圓方式搓洗,必要時甚至可以利用棉棒,將溝漕內異物清除乾淨。若有眼睛不適產生時,最好先停戴,儘快回原驗配醫師做檢查,且最好同時帶著角膜塑型鏡片供醫師檢查,是否因鏡片破損或清潔不當而造成。

塑型與點散瞳劑,何者較優?其實二種治療方式都是臨床上證實有效的方法,並沒有非那個不可,只是有些個案可能因點散瞳劑畏光無法適應,或眼壓較高,有青光眼傾向,又或者即使點高濃度之長效散瞳劑,度數依舊往上升,此時角膜塑型就是較好的選擇。近視控制的重點不僅是在戴不戴眼鏡的問題而已,而是近視越深或越接近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時,則眼球的視網膜則比一般人更易退化,或產生黃斑部病變,甚至因視網膜破洞造成視網膜剝離,所造成社會成本加重的問題,國人不可不慎。

根據統計,台灣學齡兒童近視率約5成,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12歲兒童的高度近視比率,有逐年增加趨勢,顯見近視與高度近視都必需加以預防控制,才不致使台灣未來變成高度近視王國。

目前對於近視的成因,並沒有單一理論學說可以完全解釋,但各種學術研究得到的共通點是除了先天的遺傳體質外,後天環境若近距離的視力使用過多、過久,皆可使近視快速加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對於高度近視與遺傳性的關連,有一項驚人的大規模的統計發現:其一若雙親其中一位為高度近視,另一位正常,則下一代有10~15%會有高度近視。其二若雙親其中一位為高度近視,另一位為600度以下近視,則下一代有50%會有高度近視。其三若雙親皆為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則下一代幾乎100%會有高度近視。

也就是說,若當父母親有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時,其下一代罹患高度近視比率非常高,至於用眼上若過度使用近距離視力時,則度數往往較同儕更快加深;高度近視的遺傳表現也同時會受後天環境因子所影響,這也說明了大眾普遍存在「在農業社會,高度近視少,文明社會與都市叢林中,高度近視多」的觀念,是不爭的事實。正因高度近視的遺傳特性如此複雜,因此也使得高度近視的研究增添許多複雜性及不確定性。

提到控制近視,目前常見使用散瞳劑(也可稱之為睫狀肌鬆弛劑)由來已久,其理論基礎在於散瞳劑可以將睫狀肌強迫鬆弛,避免睫狀肌過度使用造成假性近視,當然也間接避免眼軸增長形成真性近視,到底臨床上是否真的有效呢?根據台大一份長期的研究追蹤報告中得到證實,散瞳劑畢竟不是萬靈丹,因其同時會使瞳孔散大,所以也衍生出一些問題。

點散瞳劑有一些注意事項,由於會使瞳孔散大,易接觸較多之紫外線,白天陽天強烈時,建議戴具阻擋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或帽子。長時間點散瞳劑,仍有調節力弱化之可能,建議不要點太強的散瞳劑,或當度數穩定時可酌予降低濃度。散瞳時,有時因虹膜阻塞前房房水排出,易使眼壓上升(>20 mmHg),若原本眼壓已偏高(具青光眼傾向),則不建議使用。此外,少數患者對散瞳劑會產生過敏反應,應加以留意。

除了點散瞳劑外,目前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自1937年第一副硬式隱形眼鏡問世以來,便開啟了硬式隱形眼鏡多采多姿的新時代,陳逸川表示,角膜塑型鏡片便是一種特殊設計之硬式隱形眼鏡,角膜塑型術原文Orthokeratology,又簡稱為Ortho-k,即有角膜矯正成正常之意。1970年角膜塑型術在美國蓬勃發展,利用reverse geometry(逆幾何)原理,可精細地設計出角膜塑型鏡片,來改變角膜弧度進而降低近視及散光的度數。

配戴角膜塑型鏡片初期僅能降低約100~300度,到了1990年代,由於高透氧性硬式隱形眼鏡材質的發明,以及更精密的電腦磨片技術的使用,始得第三代雙重逆幾何鏡片得以同時擁有基弧(Basal curve)、反轉弧(Reverse curve)、平行弧(Alignment curve)及邊弧(Peripheral curve)等四個弧度於一身,可以更快速地降低更多度數。

角膜塑型鏡片與點散瞳劑的原理不同,而是一種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內有同心圓之環形設計,利用睡眠中戴在角膜上,可將角膜壓平,避免其往高度近視方面作變形,除了控制度數外更可在白天不用戴任何眼鏡,也保有一整天好視力,不會有因點散瞳劑造成看近吃力、畏光模糊的缺點。

角膜塑型術治療尤須注意的是鏡片的清潔問題,就如同其他種類之隱形眼鏡一般,最怕角膜感染,故必須每天清潔鏡片,特別的是因為角膜塑型鏡片內面有4弧甚或5弧的設計,因此清洗時必須以手指指腹作同心圓方式搓洗,必要時甚至可以利用棉棒,將溝漕內異物清除乾淨。若有眼睛不適產生時,最好先停戴,儘快回原驗配醫師做檢查,且最好同時帶著角膜塑型鏡片供醫師檢查,是否因鏡片破損或清潔不當而造成。

塑型與點散瞳劑,何者較優?其實二種治療方式都是臨床上證實有效的方法,並沒有非那個不可,只是有些個案可能因點散瞳劑畏光無法適應,或眼壓較高,有青光眼傾向,又或者即使點高濃度之長效散瞳劑,度數依舊往上升,此時角膜塑型就是較好的選擇。近視控制的重點不僅是在戴不戴眼鏡的問題而已,而是近視越深或越接近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時,則眼球的視網膜則比一般人更易退化,或產生黃斑部病變,甚至因視網膜破洞造成視網膜剝離,所造成社會成本加重的問題,國人不可不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來自風城 郭進 的頭像
    來自風城 郭進

    專業醫師提醒冬令進補要適當 以防中風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