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_e41831972_motor.jpg 

一位媽媽焦急地帶著2歲大的孩子就醫,因為孩子已經腹瀉兩個多月,但一直找不出原因。

 

經詳細問診後發現,這名孩童起初有嘔吐症狀,一天後開始腹瀉,經治療並接受醫師建議,改吃「不含乳糖配方食物」,情況好轉。但是過了2星期後,小孩的大便次數開始增多,尤其是到下午,腹瀉更明顯,讓她不知所措。

 

其實這個孩子得到的病名是「慢性非特異性下痢」,容易發生在6個月到3歲大的嬰、幼兒,父母總認為,孩子的胃腸功能非常差。

 

這些小病人的特色是,一天排便次數很多,常在吃完食物後沒多久就解便。雖然排便次數多,但小孩能吃、能玩,且體重、身高不受影響。大部分孩子在早上第一次的大便情況還算正常(通常是全天中最好的一次),第二次稍軟,第三次可能更稀,到了晚上,解出的大便就常是稀水便。

 

腹瀉的致病機轉常因為「胃─大腸反射」動作太快的關係。

 

食物吃下後,經過胃,要進入十二指腸時,人體會有一個反射作用,使大腸將其內容物往肛門的方向推,稱「胃─大腸反射」。一般說來,嬰兒的「胃─大腸反射」比年齡較大的孩子或成人要來得快,因此,嬰兒常在喝完奶沒多久就解大便。

 

通常大約數個月大後,就慢慢穩定。但有些小孩可能會在3歲以後,才改成一天一次的排便習慣。文獻上的報告指出,「胃─大腸反射」動作太快的小孩,長大後,較易出現「大腸急躁症」。

 

有些小孩在一次的急性腸炎後,改變了習性。腸炎好了之後,「胃─大腸反射」又變快了,因此開始又有「食後解便」的習慣。除非造成「吸收不良」以致「體重不增」,否則不一定得處理。

 

臨床上,測試「胃─大腸反射」,常用「活性碳」做檢查。「活性碳」是吃下後,腸道不會吸收,因此記錄「何時吃下,何時解出」,就可以了解胃腸道的蠕動速度。

 

若無脂肪吸收不良 吃些冰淇淋可改善

 

馬偕醫院的報告,正常新生兒平均是9小時,但是1個月大以後則延長至約20小時以上;慢性非特異性下痢的病人通常少於14小時。鑑別診斷包括:慢性細菌性或寄生蟲腸炎、腸炎預後腹瀉症、乳糖不耐症等。

 

如果沒有其他的病因,可考慮給予適量的藥,抑制「胃─大腸反射」動作,一般腹瀉都會改善。在食物選擇方面,一般不需要特別禁忌。

 

由於「脂肪」有抑制「胃─大腸反射」的功能,所以,超過1歲以上的病兒,如糞便檢查確定沒有「脂肪吸收不良」的情形時,給他吃一些含脂肪之食物(如乳酪、冰淇淋等),有時反而會改善腹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