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的執士隊是??

相傳4000多年前,華夏部落首領夏禹,曾在現今河南嵩縣境內的涂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會上,眾多士兵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邊歌邊舞,以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這是「儀杖隊」最早的雛型。
後來 趨漸演變為 古代中國古代帝王出外時扈從的儀仗隊又稱為「鹵簿」,在蔡邕書中曾記載:「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輿駕行幸,羽儀導從謂之鹵簿,自秦漢以來始有其名。」
漢代以後,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皆有鹵簿,各有定製,並非為天子所專用。(*註一)

媽祖執士隊相當於皇帝出巡的儀杖隊伍,古代的帝王君侯出巡,必有隨從兵士開路、護駕,執士隊中彩牌具有開路功能,而兵器則具有護駕作用,故執士隊(團)走在大轎前方,以達到開路及護駕的作用。而在入廟時立於廟的兩側,等待迎接大轎的到來,此時執士隊則擔任維持秩序的工作。

執士隊(團)所持之物有「長腳牌」及「執事牌」兩種,長腳牌為一木牌,而執士牌是執行任務用的各式兵器。媽祖遶境進香團的執士與繡旗隊皆為非固定性組織;不同的是,繡旗隊由女信徒組成,執士隊則全為男性。有意參與執士隊之信眾可向廟方報名,經過擲筊取得媽祖首肯之後方可加入。

進香過程中執士們每人各持一種彩牌或兵器,分成兩路縱隊而行。前半部手執長腳彩牌,書寫著「肅靜」(肅靜牌)、「迴避」(迴避牌)、「天上聖母」(主神牌)、「遶境進香」、「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共十二面。後半部則手拿各式武器,計有:龍頭(最前方)、日月牌、槍、槊、戟、雙戟、刀、關刀、斧、鉞矛、印架及令旗(殿後)…等,排成兩排。這些法器平時擺放在廟中兩側,增加廟內莊嚴肅穆的感覺,出巡時則提醒信眾們遵守指示迴避、肅靜。

陣頭不是用來玩的,
祂 是種文化底蘊,只要了解你就會熱愛。

 
 
 
*註一:鹵簿是我國封建社會帝王制度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般解釋為「儀仗隊」,實際上鹵簿所涵蓋的內容比儀仗要豐富得多。鹵簿是專門也是直接為帝王的重大活動服務的。
鹵簿在漢代已經出現,蔡邕《獨斷》中記述:「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漢應劭《漢官儀》解釋:「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兵衛以甲盾居外為前導,皆謂之簿,故曰鹵簿。」鹵簿的「鹵」在古代是「櫓」的通假字,意思是「大盾」。賈誼在《過秦論》裡寫的「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意思是戰場廝殺慘烈,無數戰死的人血流成河,都能把大盾漂浮起來。從盾的防護意義引申為對帝王的防護保衛措施,包括武器裝備和護衛人員的有組織的行動,即「車駕次第」加上「兵衛以甲盾居外為前導」。鹵簿的「簿」就是冊簿的意思,就是把「車駕次第」和保衛人員即裝備的規模、數量、等級形成文字的典籍。鹵簿制度經過中國封建社會 2000多年的發展,日趨完備,在車駕、護衛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儀仗(執舉金瓜、寶頂、旗旛)和樂舞(音樂演奏和舞蹈表演11134082_830925596993936_7453548075828765995_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