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日記」,其實記錄方法很簡單:
Step 1:每次焦慮的時侯,記下自己焦慮的時間、地點、程度,以及當下焦慮的想法。 黃意霖建議,每當自己覺得焦慮的時候,最好馬上記下感覺焦慮的時間、地點,而且應該把焦慮的程度分為0~10分。
另外,則是要仔細寫下當下焦慮的想法,比如說:這個月只剩幾天,看來我是達不到這個月的業績目標了,到時侯一定會被老闆罵到臭頭,每次一想到我就會害怕得手腳發抖。
Step 2:找出經常讓自己焦慮的情境或對象。
在詳細記錄了一段時間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挑出「焦慮日記」中,最常讓自己焦慮的情境或對象。舉例來說,透過記錄,我們就可以分辨出,自己是每次要見到老闆就會手腳發抖,還是和老闆談到業績時才會特別焦慮。
Step 3:找出自己真正擔心的原因。
在找出自己經常焦慮的情境或對象後,接下來要進一步針對自己焦慮時的想法,追根究柢地問自己:到底為什麼會緊張、擔心?舉例來說,你可能最常因為怕被老闆罵而焦慮,就要問自己:為什麼怕被老闆罵?被老闆罵會怎麼樣嗎?結果,發現自己的想法是:老闆罵我,表示我很差勁。
Step 4:改變負面想法,建立正向想法。
接著我們要分析「老闆罵我,表示我很差勁」這個負面想法是否合理。比如可以反問自己:把自我的認知投射在他人身上是好的嗎?對自己的看法,是不是應該由自己決定?
「一般來說,過度焦慮的人設想的世界和客觀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會透過反覆地問答,讓他們了解自己非理性的思考模式,然後幫助他們建立正向的新想法,」黃意霖解釋。
不過,過度焦慮的人可能因為本身個性容易鑽牛角尖,很難靠自己來分析、修正。因此黃意霖建議,不妨找朋友一起討論,或者多聽聽別人遇到同樣問題時是如何想的,都會很有幫助
- Apr 05 Sun 2015 12:19
焦慮日記」,其實記錄方法很簡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