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頓(指希拉蕊)擁有一張寫滿『第一』的履歷表:第一位代表常春藤名校衛斯理學院畢業生致詞的代表,第一位在美國總統辦公室西廂房擁有辦公室的第一夫人,第一位紐約州女性參議員,第一位擔任國務卿的第一夫人。」
一個女人,如何接近世界權力之顛?四個人生階段,更容易了解希拉蕊。
1.人生第一階段:不站在男人身後
「我允許妳反擊,妳必須學會保護自己,我們家容不下懦夫。」四歲的希拉蕊被欺負後,這是母親給她的最重要建議。在那個男人主導一切的大時代,小窗簾店的中產家庭教會她:要成功,就要比男人更強。
還沒上耶魯法學院,希拉蕊就登上《生活》雜誌封面,成為世代的風雲代言人。
她甚至比男人更主動。一次在圖書館,當柯林頓又在偷看希拉蕊時,希拉蕊向他走來,劈頭就說,「如果你一直盯著我不放,我也會一直回瞪你,與其這樣看來看去,不如交換一下名片吧!」
柯林頓曾形容,「希拉蕊她是我們這個極其競爭池塘裡的大魚,我呢?毋寧像浮光掠影,閃進去又溜出來。」直到丈夫選上美國總統前,她的律師薪水一直超越柯林頓。
柯林頓問鼎白宮時,希拉蕊的表現也有別於傳統候選人妻子。她擁有自己的競選團隊,被問到當上第一夫人後是否辭職,希拉蕊展現律師的辯才反擊:「我想我應該留在家裡烤餅乾、喝茶,但是我決定繼續我在丈夫投身公職前就已從事的專業工作。」
柯林頓造勢時曾高舉希拉蕊的手說,如果我當選總統,我們將是空前的好搭檔,遠勝於羅斯福與伊蓮娜,買一送一。希拉蕊立刻被冠上「合夥總統」。她與美國人理想中第一夫人賈桂琳那種溫柔和優雅的形象,大異其趣。
柯林頓當上總統後,她捨棄傳統第一夫人在東廂房設立辦公室的傳統,在白宮西廂房,亦即總統辦公室附近,成立自己的辦公室,稱為Hillaryland(希拉蕊國境)。柯林頓還任命她為健保委員會主席,推動健保改革。
2. 第二階段:挫敗,讓政治女強人回歸第一夫人
正當躍躍欲試之時,迎接她的卻是政治生涯最大的挫敗。 身為第一夫人的她,一九九四年花了快二十個月推動的健保法案,竟然連參議院議程也排不上。她的健保案規模約等於義大利國民生產總額,牽涉財政部、衛生部和勞工部等五部會,希拉蕊籌組的團隊最後有六百人,原本二百五十頁的法案,膨脹到一千三百四十二頁。
「我低估了第一夫人想要完成某些政策的阻力,」她聲音哽咽,一直道歉,甚至提出想主動退出政治工作,「我不想變成先生的絆腳石。」
挫敗後,希拉蕊被迫回歸第一夫人角色,但這反倒讓希拉蕊思考,如何積極利用第一夫人名號,施展影響力。
一九九五年,希拉蕊終於接受友人建議,以第一夫人身分單獨出訪,她周遊南亞五國,還讓過去刻意遠離媒體的女兒雀兒喜(Chelsea Clinton)首次接受專訪。她到巴基斯坦下鄉拜訪村莊婦女、參觀印度孤兒院、拜訪孟加拉的窮人銀行。在尼泊爾中部參觀時,母女共騎大象欣賞犀牛,照片傳遍全球。
「歸位」第一夫人的柔性形象果然奏效!她的民調支持率由谷底的三五%回升。
「妳花了兩年想給人們更好的醫療保險,結果弄到大家想宰了妳;但跟雀兒喜去騎大象,結果大家卻都愛上妳!」柯林頓的選舉幕僚笑稱。
直到重重跌倒,希拉蕊才知道柔性領導的效用。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戚樹誠分析,當英雄領導的神話消逝,高高在上的領導者也不符潮流,人們逐漸允許領導人展露真性情。
當一個領導人能夠真誠面對自己的缺點、承認失敗,追隨者反而覺得你正直坦誠,更願意追隨你,這在領導學裡,被稱為「真誠領導」。這種軟實力遠勝以金錢、權勢進行交易的硬實力。但通常強勢的領導人,若未經過大挫敗,不容易體會真誠領導的奧妙。
3.第三階段:容忍老公外遇,聲望竟攀新高
希拉蕊的人生第二次挫敗,是丈夫爆出性緋聞。
長達八個月,她只有在鏡頭前才跟柯林頓互動,「我根本無法和比爾說話,一旦開口就是一連串咒罵。」她傷心到把眼睛哭腫,出門都得戴太陽眼鏡。
當外界猜測強勢的第一夫人應該會離婚,意外的,她卻選擇維持婚姻。這決定讓她的聲望扶搖而上,由健保失敗時的三五%升高到六○%以上,是身為第一夫人以來新高。
《真實希拉蕊》(The Truth About Hillary)一書作者克萊恩(Edward Klein)認為,這事件修正了希拉蕊從家庭學到的三件事:
一、不要讓自己成為受害者,除非成受害形象有助於名聲; 二、被打要還手,但如果是被老公外遇時,不用還手,受害婦女的形象會為妳贏得更多支持; 三、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如果妳要選舉,選民會投可憐無助的大老婆。
4.第四階段:跟政敵合作,追求最高領導人地位
二○○一年希拉蕊選上的紐約州參議員。三月,希拉蕊送出第一批議案:增加紐約郊區的網路頻寬。為了爭取支持,每位議員收到的議案都客製化,標明如果協助通過此議案,對於該議員選區的好處,以「共利」爭取支持,讓此案順利過關。
不只在選民心中,希拉蕊也成為黨內超高人氣的明星。但二○○八年六月三日,希拉蕊因沒獲得足夠的選舉人票,只能放棄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戚樹誠分析,當英雄領導的神話消逝,高高在上的領導者也不符潮流,人們逐漸允許領導人展露真性情。
當一個領導人能夠真誠面對自己的缺點、承認失敗,追隨者反而覺得你正直坦誠,更願意追隨你,這在領導學裡,被稱為「真誠領導」。這種軟實力遠勝以金錢、權勢進行交易的硬實力。但通常強勢的領導人,若未經過大挫敗,不容易體會真誠領導的奧妙。
希拉蕊
就在她棄選後兩天,當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Barack Obama)找上門尋求合作,希拉蕊在新書中描述當時心情:「我們彼此盯著對方,活像兩個青少年第一次進行蹩腳的約會,終於,巴拉克(歐巴馬)打破沉默,他開玩笑說我害他選得很辛苦。接著他要求我協助促進全黨團結,以贏得總統大選。他希望我們兩人很快就能一起公開亮相。」
六月七日,希拉蕊大方承認敗選,要求群眾支持歐巴馬,丈夫柯林頓還大方提供歐巴馬經濟內閣的名單。
走過政壇風雨,她說:「常有人問我怎麼面對批評,我有三種答案:第一,假如你選擇參與公共生活,那就要記住愛蓮娜.羅斯福的忠告,把皮練得跟犀牛皮一樣厚;第二,學會正視批評,但不要當作是針對個人,批評你的人可以讓你學到連朋友都不會教你的事。我會設法釐清批評的動機,加以分析看看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剩下的就把它丟掉;第三,女性在政治上必然遇到雙重標準,包括衣著、體型,當然還有髮型,你不能讓這些干擾到你,帶著笑容往前進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