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年83歲的李聘女士,經罹患肝癌至今已抗癌32年,因時常笑容滿面加上樂觀開朗的個性,讓主治醫師許金川表示,對一個曾經歷肝癌又復發的病人來說,能活得如此健康亮麗真的不容易。
李聘憶起民國69年時,因設置在台大醫院裡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進行一項「肝癌與B型肝炎追蹤檢查」的研究,收案對象是2萬多名公保保險人員,因李聘在鐵路局上班的背景而入選。檢查結果發現,有一項「甲種胎兒蛋白」指數偏高,後來抽血檢驗加上腹部超音波幾乎可以確定罹患肝癌。在隔年便進行手術移除肝臟3.8公分的腫瘤,並接受術後治療。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在旁解釋,甲種胎兒蛋白為還在胎兒所分泌,一旦出生後此功能會消失,因此成年人一般數值會小於20ng/mL。但肝癌病患體內卻會將此功能再度打開,讓病患數值飆高。
李聘接著提到,沒想到3年後,在一次例行的追蹤檢查上竟又發現肝癌的蹤跡,這次開始著實感受到生命的威脅。「一想到要再次剖腹開刀,就萌生退堂鼓。」李聘下意識地指著自己曾開刀拿過兩次腫瘤的肚子說道。幸好第二次的腫瘤沒有預期那麼嚴重,大小約2.7公分,術後疼痛也較第一次來的小。
抗癌32年,李聘指自己雖然得過兩次,不過生活習慣上並未改變太多,沒有特別忌口。比較特別地是鮮少吃外食,寧願多花點時間煮,比較有味道也比較能夠照顧到先生的胃。另外最重要的是每4~6個月會按時回醫院複診。
「與先生長年相扶持,加上四個小孩的乖巧懂事,是自己生活上最大的幸福。」李聘說道。
許金川也回應,抗癌的病人鮮少像李聘一般樂觀開朗的面對病痛,或許便是因為這種正面抗戰的勇氣,讓她戰勝病魔。即使現今83歲,還是越活越美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