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elt0511.jpg  

最近天氣愈來愈悶熱,容易讓人想要吃冰、喝冰涼的飲料。對此,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臻瑋表示,台灣夏季愈來愈炎熱,中午的溫度經常輕易地飆到攝氏三十度以上,所以大口灌冰水的人就愈來愈多,或是喝一罐冰涼的飲料讓通體舒暢也相當普遍,只是貪涼的結果將容易影響腸胃機能,甚至造成胸悶、吃不下飯等不適感。

 

林醫師指出,由於天氣炎熱,溫度升高,皮表的血流相對旺盛,結果導致體內腸胃蠕動較差,所以容易出現脹氣或腹瀉的狀況,或是引起大便不順暢、大便較硬,甚至出現顆粒狀羊大便的情形,這時也容易因為感冒而造成急性腸胃炎,進而促使發燒、咳嗽、上吐下瀉等症狀都出現,所以夏天應特別要保護好腸胃。

 

此外,林臻瑋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要是管理消化與吸收的功能,而脾胃相表裡,脾升胃降,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中醫對保養脾胃特別重視。脾的功能相當於人體的消化系統,也跟身體的免疫系統有關聯性,所以身體若要減少疾病的威脅,擁有健康的脾胃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身體要強健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脾胃。

 

傳統中醫認為,脾容易被外在環境、內在情緒、病菌、體質等因素所影響,以致約束了脾的功能,造成脾不能正常運作,狀況輕微者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口渴、便秘或腹瀉、腹脹、腹痛、精神疲倦、頭暈、形體消瘦等症狀,但若嚴重者則會出現便血、尿血、中氣下陷、精神恍惚、久泄脫肛、內臟下垂、眩暈、免疫力下降等症狀,所以民眾千萬不可輕忽脾的功能。

 

天氣愈來愈熱,民眾想要消暑解渴卻又擔心傷到腸胃。對此,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臻瑋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夏季在陰陽五行中屬火,也因此,不但天氣熱,人體的新陳代謝、排汗速度也跟著變快,若民眾感到身體不適時,只要及時使用中藥調理,就可促使脾胃功能恢復至正常的狀態。

 

林醫師舉例指出,若民眾要自然地順應夏季的養生法門,在飲食上必須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好還能清熱消暑、調合體內的熱氣,譬如冬瓜、黃瓜、苦瓜能幫助退火,木瓜、西瓜、甘蔗能生津止渴,金銀花、菊花、決明子能清熱解毒,也可以使用西瓜、木瓜、菊花、決明子等做成夏季飲料。

 

除此之外,林臻瑋醫師進一步指出,建議在享受清涼的美食時,應注意食用或飲用時要「慢飲」、「慢用」,最好不要大口往肚子裡灌下去,這是因為人體也需要慢慢地讓冷熱互相調和。值得注意的是,若屬寒性體質者可別吃太多,因為體質不佳的人吃太多涼性食物也會讓身體狀態失去平衡。

 

若民眾因為吃太多冰涼飲食而導致胃口變差者,適合使用小建中湯或苓桂朮甘湯等處方來加以調理;若出現大便硬如羊屎狀的情形時,也可佐以麻子仁丸、調胃承氣湯等處方來加以調理;若是出現過飽、脹氣等無法消化的狀況時,適合使用香砂六君子湯等處方來加以調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