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021_lb2m.jpg 日本電影「明日的記憶」中敘述男主角罹患「失智症」,漸漸喪失對家人的記憶。失智症已是常見的疾病,不少人從中年便出現徵狀,罹患失智症患者會逐漸喪失記憶、出現行為倒退現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長期服務失智症患者的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近年不斷推動防治失智症活動,邀請導演楊力洲,以基金會的養護中心內5位老人為主角,拍攝老人家與家人互動的溫馨故事,這部以失智老人為主的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即將在11月上映,基金會希望透過不同管道,讓大眾更了解失智症。

 

長期協助失智老人基金會募款的安聯人壽總經理江孟哲表示,目前全台失智症患者約15萬名,失智症大幅降低他們的生活能力、衝擊他們的家庭,希望更多人意識到失智症的問題,透過適當防治,延緩失智症發生的時機。

 

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干擾行為或退化,患者會因為他們想不起或做不到一些事情而生氣或焦慮,過去社會對失智症認知不多時,無法理解這是因為罹病而導致家庭失和。

 

失智老人基金會董事陸幼琴表示,維持規律的活動,能減緩病症發生。基金會提供「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給民眾自我檢測。

 

基金會養護中心主任王寶英表示,一旦發現自己有失智症狀,需儘快尋求專業協助,避免病情快速惡化。

 

王寶英說,基金會提供失智症患者居家照護、喘息服務以及全日養護,其中全日養護屬於重症患者,移居到養護中心,由專業照護人員24小時照顧。當一般人發現自己出現失智症狀後,可向服務團體尋求非藥物治療,團體會提供專業課程。

 

「失智症患者還是有可以做的事。」王寶英說,重點是如何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基金會指導輕度患者組成表演團體,到各養護中心表演,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也組成家屬支持團體,分享心路歷程。

 

重度患者必須轉往養護中心,許多患者可能出現不適應、不信任感,王寶英說,常常有剛來的患者把行李收拾好,站在電梯前等著要走。

 

面對患者的不適應,王寶英提醒家屬要常常陪伴患者,和他聊聊過去的事情,加強他現有的記憶、保留對家人的印象。

 

雖然民間團體努力這麼多年,但是礙於經費,全日養護一個月必需支付3萬5千元,對經濟弱勢家庭仍是沈重負擔。王寶英說,基金會除了依靠企業或個人慷慨解囊,更需要政府伸出援手,改善現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