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C2E3515C953  講到變胖或是第二型糖尿病的盛行,通常我們會把焦點放在吃了什麼,或是沒有好好運動之類的話題上。

不過呢,有個因素可能影響很大,但你、我通常不太會去注意到… 就是你住的環境「好不好走路」,用專業一點的說法叫做「Walkability」,這個英文單字拆開來看是「走路」與「能力」,在這裡姑且翻作「適步度」,是一種用來表示一個環境對人們行走的友善程度,影響的因素包含人行道的有無、品質好不好、周遭的景色、交通號誌對行人是否友善…等。

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裡面有一篇滿有意思的研究,該研究調查人們居住環境的適步度與體重過重、肥胖還有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之間的關係。

研究分析 2001 – 2012 年間住在加拿大南安大略城市的人們,年齡範圍在 30 到 64 歲,總共涵蓋了 8,777 個社區。研究者們將人口密度、住宅密度、走路 10 分鐘內能抵達的場所數(商家、銀行、社區活動中心、圖書館、學校…等)、道路連結性(十字路口數)等四項因素用來計算 Walkability index(適步度指數),以 0 – 100 分評分,分數越高代表越容易走。在追蹤期間,每年統計參與者們體重過重、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盛行率。

整體社區評分的中位數是 16.8 分,此外,將所有社區的適步度由低到高分成五等份的話,各個等份的中位數分別如下:

1. A 群(0-20%):10.1

2. B 群(20-40%):13.7

3. C 群(40-60%):16.8

4. D 群(60-80%):20.9

5. E 群(80-100%):35.2

各個社區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的分數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不管是哪個時間點,相較於 A 群,E 群每天靠走路與自行車的比例高,且也比較常利用大眾運輸,而也比較少自己開車。2001 年時體重過重與肥胖的人,在 E 群的比例是 43.3%;A 群是 53.5%,E 群的人比較少過重或肥胖;2012 年時,過重與肥胖的比例分別是 45.4% 與 58.9%,差距更加拉大了。2001 年到 2012 年間的調查,適步度越低,居民過重或是肥胖的比例會隨之增加。

讓我們把焦點換到糖尿病上,2001 年時,在調整過可能影響的參數後,E 群糖尿病盛行率最低,當時間來到 2012 年,E 群糖尿病每千人罹患率從 7.7 人降到 6.2 人,在其它四組的糖尿病盛行率就沒有顯著的差異了。

總結來說,這個研究告訴我們住在走路友善的地方,就比較不容易胖,且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比較低一些。

這3個時間最佳!快步健走半小時,就能減少壞膽固醇
飯後散步15分鐘,跟平時走路45分鐘一樣好
3分鐘間隔走路法hold住肌力,擺脫糖尿病、動脈硬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