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你的收入有多少被浪費掉?
要了解自己如何花錢,最快的方法就是把支出項目分成「必要支出」與「非必要支出」。接著就可以再往下探索,必要支出中有哪些可以刪減或省去,非必要支出中又有哪些是「想要」而非「需要」。依我的經驗,長期這些小錢加起來就是一筆大錢。
比如手機的通話費與上網費,你覺得是必要還是不必要?對於現代人來說肯定是必要支出,很多人早就捨去安裝家用電話,手機已經是對外聯絡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也正因如此,許多人在選擇手機通訊方案時,往往過度衡量自己的使用需求,或是就算知道用不完,但心中仍想預防「臨時不夠」的困擾,因此辦了較貴的方案。我經常在演講中分享這樣的觀察心得,台下聽眾都是猛點頭,可見人群中有很高的比率常是每月平白繳了過多手機費。除此之外,其他像是為了圖方便而選擇生活機能超過基本需求的房子,或是可以用大眾交通工具取代卻仍堅持出門時開車;這類食衣住行項目雖然都是必要支出,但不見得需要支出那麼多。
再來,雖然非必要支出並非不該花,有時就是需要一些娛樂才可以調解生活壓力,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財富也就因此被浪費掉。人的大腦總是驅使我們去追求更多的快樂,所以不知不覺中往往花在享樂的費用超過實際需求,有些人甚至因此常常入不敷出。所以,找出非必要支出中因為沒有控管而花掉太多的項目,通常可以立即幫自己存下不少錢。
關鍵行動:把每週或每月的支出分成「必要」與「非必要」,然後計算兩者占稅後收入的比率,分析並每月追蹤有多少比率是從收入中被浪費掉,然後持續積極控管。
問題2》你的資產淨值允許你活多久?
對於衡量一個人的財富,不少人習慣用「1個月賺多少錢?」這樣的問句來理解。然而,只關心月薪,往往讓人陷入「賺愈多卻也花愈多」的陷阱,忽略掉「資產淨值」才能真正代表自己的財富。
身上的總資產減去總債務,即代表一個人的資產淨值。比如對一個國中生來說,每週500元的零用錢就是他的總資產,因為沒有負債,所以個人淨值就是500元,這些錢可以維持他1個星期的開銷。如果提早花完,那麼就要等到下週才會有新的500元可以花;如果1週過完還有剩,下週就有超過500元的錢可花。
樣,若是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你目前的資產淨值足以支撐自己過多久的生活?有些人可能是好幾年,有些人可能只有好幾個月,甚至是幾天內銀行存款就會見底。從這個角度思考可以延伸觀察一個人的財務自由度,表示在不需工作的情況下,自己的資產或依靠資產生出的收益,可以讓人持續生活多久。
關鍵行動:將名下所有的資產與債務計算出來,相減得出淨值後,再算出淨值可以維持自己多久的生活費(愈久愈好),把這個數字記下來日後持續追蹤。
問題3》你與夢想的財務距離有多遠?
在不考慮現實情況下,想想你有哪些夢想是需要一筆資金才能實現?有些人可能畢生就一個財務上的夢想:擁有自己的房子或財務自由。有些人則可能有很多個:短期出國遊學、創業、到世界各地旅行等等。以上這些都有可能是夢想,但其實夢想的數量並不是重點,關鍵是接下來這個問題:
如果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有機會實現,從現在開始你該做什麼事?
還剩多少時間可準備?該存多少錢?現在該做什麼?這些就是自己與夢想的「財務距離」。把這些距離估算出來,這樣你才知道該如何去存錢,該如何做好收入分配,也才會更有動力從必要與非必要支出中找出更多的錢來存,讓自己與夢想能持續靠近。
關鍵行動:把未來需要透過存錢才能實現的目標寫下來,並開始計畫需要多久時間,每月應該要分配多少錢,如何經由投資增加實現機會
經常關心財務狀況
持續走在對的理財道路上
你可能發現了,這3個問題,通常第一次不容易在3分鐘內就回答出來,不少人可能3個小時也找不出答案。但先別緊張,因為以往沒有練習過,花上一天的時間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在此我可以跟你保證,一旦你開始關心自己的財務狀況,就能愈快回答好這些問題。相信我,想要透過理財讓自己變更好,它不會像電燈開關一樣按了馬上就變亮,而是像用電鍋煮白飯,開關按下後要持續烹煮,鍋中的生米才會變成熱騰騰的白飯。
所以就從今天開始,把以上3個問題當成例行性的檢視,習慣後自然就會在3分鐘之內完成,讓自己持續走在對的理財道路上,把平時努力賺來的收入多存一些下來,一步步累積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理財好觀念】想透過理財讓自己變更好,它不會像電燈開關一樣按了馬上就變亮,而是像用電鍋煮白飯,要持續烹煮,鍋中的生米才會變成熱騰騰的白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