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鑽取南極大陸冰下湖樣本,首度證實在南極西部冰層下黑暗酷寒環境中有細菌存活,這項發現讓科學家首度得以一窺南極冰下湖浩瀚的微生物生態體系,或許也能更了解生物如何在其他星球上生存。
科學家一直認為夾在南極大陸陸地與冰層之間的數百座冰下湖可能存有生命。這項研究負責人蒙大拿州立大學生態學教授普里斯庫說,「這改變我們對南極大陸的看法。」
普里斯庫5日在南極麥克默多研究站向外界說,研究團隊鑿穿804公尺的冰層,進入面積59平方公里、深1.5公尺的惠藍斯湖(Lake Whillans),從中採集到的湖水和沉積物樣本有明確生命跡象,包括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檢驗發現這些細胞中有生物代謝能量所需要的三磷酸腺 苷(ATP),意味著細胞是活的。
排除遭外來污染所致
普里斯庫說,研究人員採取一切措施預防樣本遭污染,湖水中ATP濃度比鑽孔中的還高,表示湖中生物量更多,排除他們所見細菌是遭外來污染所致的可能性。
普里斯庫與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圖拉契克共同率領的「惠藍斯冰流冰下鑽取研究計畫」(WISSARD),是調查南極冰下湖的三項計畫之一。另外兩項研究為俄羅斯團隊去年鑿穿「沃斯托克湖」(Lake Vostok),也發現疑似生物跡象,但是有遭探鑽用煤油污染之虞,仍待樣本分析結果;英國團隊探鑽艾斯沃斯湖(Lake Ellsworth)計畫去年底因設備問題暫停。沃斯托克湖和艾斯沃斯湖所在位置都比惠藍斯湖深,也較封閉。
普里斯庫說,還需要更多研究以確定在惠藍斯湖發現的細菌種類以及存活方式。惠藍斯湖所在位置不見陽光,這些細菌要存活,必須仰賴從其他來源漂進湖中的有機物,如來自融化冰河的腐解微生物,或者南極大陸岩石中的礦物質。
美國航太總署(NASA)資深科學家麥凱說,這類分析能判定,惠藍斯湖中存有細菌是否可能影響發現外星生物的可能性,「若它是就地取得能量,就令人大感興趣,若只是消耗外來有機物就沒那麼有意思」,因為在太陽系其他已被證明厚厚冰層下有液態水的星球,在缺乏氧的情況下,生物只能依賴礦物質存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