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人數連續3個月下滑,為了挽救陸客團市場,在交通部觀光局主導下,台灣170家旅行社簽署自律公約,並且在9月1日正式實施。業者宣誓要維護旅遊品質,不做惡性競爭,但是這項自律公約能否發揮整頓市場的效果,仍須視業者配合的態度,以及觀光局執法的決心。
◎陸客人數連3月下降 業者推自律公約
今年4月發生的阿里山小火車意外,造成中國大陸觀光客傷亡慘重,連帶影響陸客到台旅遊的意願。根據觀光局統計,5月份陸客人數下滑22%,6月更下降28%,7月份降幅雖然縮小到4.5%。但總計今年1到7月,陸客人數約9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相比,呈現1.19%的負成長。
陸客占來台旅客人數3成左右,陸客人數明顯銳減,促使觀光局和民間檢討如何挽救陸客市場,也因此有了自律公約的誕生。
◎整頓低價團 觀光局擬加重處分
綜觀自律公約內容,大致包括維持基本團費每人每天至少60美元、購物抽佣不得超過3成、推動不二價、商品提供品質保證,絕不讓陸客當冤大頭等等,明顯針對陸客低價團而來。
業者估計,低價團約占目前市場的2、3成,甚至有擴大的趨勢。這些低價團每人每天最低團費只有20、30美元,甚至有所謂的「零元團」。由於成本過低,所以經常有一些收費不合理的自費行程,或是強迫購物,引發旅客的不滿。對此,觀光局已經介入調查。觀光局業務組長陳美秀說:『(原音)目前27個案件在手中,為了怕打草驚蛇,我只舉1個態樣出來,就是把客人拉去墾丁坐潛水艇,他的操作手法是跟每位客人收人民幣200元,但是實際費用大概只有台幣200元而已,中間他就可以賣自費行程,大約(一團)可以賺台幣1萬9千元到2萬。』
陳美秀示,未來如果查到這些收費不合理的自費行程,將加重對旅行社處分,由以往的記點警告改為停止接團1個月。
◎觀光局;自律公約 短空長多
根據統計,目前已經簽署自律公約的旅行社約占9成,但仍有少數業者還在觀望,質疑這項公約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對此,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聯會祕書長許高慶表示,旅行業希望未來只有參加自律公約的旅行社才能接待陸客團,以杜絕部分不肖業者的惡性競爭。聯合會祕書長許高慶說:『(原音)我們現在有在接待的旅行社幾乎都有簽了,除了少數不是很清楚以外。在這裡面,觀光局和大陸的國家旅遊局希望旅遊品質達到一個水準,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呼籲、要求大陸的組團社優先來跟我們這些(自律公約)業者合作。』
觀光局估計,在這項自律公約上路之際,一定有陣痛期,但這是整頓市場必經的過程。觀光局副局長謝謂君說:『(原音)我們估計這項措施實施以後,對陸客人數一定是有衝擊,在低價團部分一定是會減少,但是以品質做為最基本保障,我們希望將來來台陸客都是合理團費,來到台灣都是希望一來再來。』
為挽救陸客市場,業者推出自律公約,但最後能不能發揮效果,外界都在觀察。除了大陸組團社方面是否能夠配合,是這項自律公約的成敗重要關鍵外,業者也希望觀光局公權力積極介入,因為唯有落實處分違反自律公約的旅行社,才能整頓市場,確保旅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