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7133411018471215018_p23   在商業操作下,許多保健食品被以訛傳訛的誇大了效果,使得民眾不明就裡的花了很多冤枉錢,做為保健還行,但是若誤以為可以治病,就恐會延誤病情。日前坊間媒體報導,中研院研究薑黃素可以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甚至還有治療效果。但是主要研究發表人陳佩燁表示,薑黃素沒有這項功能,出現實驗效果的是「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而非單純的薑黃素。

中研院最新研究發現,從薑黃萃取出的「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能夠活化腦中酵素「腦啡肰酶」,不但能治療、甚至還能預防阿茲海默症,成果獲得國際期刊肯定。只是媒體報導出來,許多人會把薑黃和薑黃素衍生物畫上等號,事實上從食用薑黃到薑黃素到薑黃素衍生物,這中間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民眾誤信傳媒就去購買一堆薑黃加到食物中,企圖獲取足夠病的薑黃素或是衍生物,根本就不切實際。

中研院生化所副研究員陳佩燁:「我們是因為發現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可以增進腦啡肰酶的活性,提升腦啡肰酶量的效果,所以我們認為說如果有吃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可以達到延緩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時程。」

陳佩燁表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症,目前只能控制症狀,還沒有效治癒的方法。阿茲海默症在美國是國民第六大死因,台灣比例比歐美低,但也約有19萬個患者,65歲以上每20人就有1個得病。陳佩燁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專業期刊「科學報導」中發表阿茲海默症的最新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重視。

科學家早期發現,印度人阿茲海默症發病率較其他民族低(約是美國的1/4),薑黃是印度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例如咖哩和薑黃飯,其中主要成分薑黃素,成為研究焦點。

然而陳佩燁等人原本是想設計一套高靈敏度的螢光檢測系統,篩選能增進人類神經細胞表面的腦啡(月太)(酉每)(NEP)藥物,卻發現薑黃素無法有效提升NEP活性。最後透過不斷篩選,並在細胞及動物實驗中證明,是「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而非薑黃素,可以提升NEP的表現量。以「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餵食阿茲海默基因轉殖鼠後,發現鼠腦中的NEP表現量增加,能減緩老鼠的智能喪失,預防或減緩發病。

她表示,「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在天然薑黃中也有一些,只是量非常低。但考量印度人幾乎是天天吃薑黃,初步推測是長期累積下來,才會有預防阿茲海默的效果。後續研究能將重點放在「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而非薑黃素上,期待國內廠商能進一步讓此研究成果商品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