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 Los Angeles (美國 洛杉磯):首開民間籌款舉辦先例 台灣恢復會籍中華台北名義參賽
<:article data-type="story" data-reactid=".27cp6ydu0k2.$0.0.0.1.2.0.2.0.0.$Col1-0-ContentCanvas-Proxy.$Col1-0-ContentCanvas.0" data-uuid="d0697c46-d97e-3355-943d-25ac43bd4813">
在奧運史上洛杉磯是第三個第二次舉辦奧運的城市。洛杉磯曾先後六次申辦奧運會,然而,洛杉磯似乎不善於與其他城市競爭,六次申辦,兩次獲得承辦權,但都是在沒有別的城市競爭下成功的。
洛杉磯市為辦奧運,逕自成立南加州奧委會與民間籌委會,全面引進民間資金,籌備這屆奧運。洛杉磯當局的集資算盤:一、電視轉播權利金;二、官方贊助;三、門票收入;四、發行紀念套幣。如此一來,不僅可應付所有費用,還可賺進約五億美元。民間籌委會設主席一人,當時有兩百多人爭取,最後由四十歲的年輕企業家彼得‧尤伯羅獲選,尤伯羅當上主席後,全心全意致力「奧運企業化經營」。
洛杉磯奧委會採企業競標的方式,在每一行業中挑選一個企業為贊助商,獲選企業可用奧運標誌打廣告,但至少需贊助四百萬美元。尤伯羅提出新構想,想向美國境內傳遞聖火者收費。傳遞聖火者除了部分洛杉磯奧委會義工,其餘被選上者都必須捐錢。
尤伯羅也充分利用現有設施,非建設新設施不可時,請企業支援。選手村則暫借大學宿舍。奧運結束後,洛杉磯奧委會結餘兩億一千五百萬美元。美國開創了民間籌款、籌辦奧運的成功案例。
洛杉磯奧運民間籌辦成功,但仍因政治因素影響,受到部分國家杯葛、扺制。洛杉磯奧運開幕前一年,1983年9月1日,大韓航空一家波音747客機在庫頁島上空遭蘇聯空軍擊落,全球反蘇情緒高漲。1984年3月蘇聯任命的奧運大使前往美國,但美國國務院認定這位大使有可能是蘇聯KGB(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間諜,拒絕他入境,蘇聯因此正式表態,抵制洛杉磯奧運;東德、保加利亞、捷克斯拉夫隨即跟進。結果除了蘇聯為首的十六國,共有一百四十個國家參與此屆奧運。
中華民國在本屆奧運恢復會籍,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選手蔡溫義在舉重項目獲得銅牌;棒球場上,中華棒球隊在表演賽中摘下銅牌。
賽後的頒獎典禮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由於前三名的選手就有二名中國選手,大會規定前三名選手都要升起國旗,於是臨時又去借了一面五星旗,擔擱了一個半小時。
隨後中國選手吳小旋又獲得了女子小口徑標準步槍三姿三乘二十項目的冠軍、五十公尺空氣步槍第三名,成為中國第一位奧運史上獲得金牌的女運動員,女子選手越來越受到重視。
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田徑場上首次列入女子三千公尺比賽。在賽前,人們預測金牌之爭將在美國二十六歲的瑪麗德克爾和英籍十八歲的南非運動員左拉巴德之間展開,比賽結果卻出人意料。
比賽開始後,賽前被普遍看好的兩位女將雄心勃勃,不料兩人在比賽中相撞,德克爾嚴重受傷,由擔架抬出了場外;巴德情緒受到了很大影響,最終只得了第七名。而羅馬尼亞老將普伊克成了這場風波的得利者,成為女子三千公尺比賽第一個奧運會紀錄的創造者。
另外,摩洛哥女子四百公尺跨欄選手穆塔瓦基爾為鼓勵女子從事運動,不要再被傳統的習俗束縛,在四百公尺跨欄首次作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後就拿下金牌。
在男子田徑項目同樣出現新偶像,來自美國的劉易士分別在一百公尺、二百公尺、跳遠、四百接力等四個項目中拿下金牌,追平歐文斯 (Jesse Owens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創下個人獲得四面金牌的紀錄。
摩洛哥選手奧伊塔也不讓劉易士專美於前。他被人們譽為「沙漠王子」,本來是一千五百公尺賽運動員,但在二十三屆奧運賽前突然改變心意,參加五千公尺。最終,他成功了,為祖國迎來第一枚奧運會男子金牌,並以十三分五秒五九打破奧運會紀錄。
奧運結束後,凱旋歸國的奧伊塔受到了家鄉市民傾城出動的熱烈歡迎,迎接他的群眾達六百萬人之眾。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也親自為奧伊塔接風,並贈給他一間一千三百平方公尺的豪華別墅。
有如此風光的運動員,也有相當不堪的奧運選手。來自海地的拉莫特參加洛杉磯奧運不是為了創紀錄,也不是為了拿金牌,而是為了活命!
海地共有四名選手參加奧運,他們在開賽前二周才接到通知,來自社會低階的拉莫特只獲得二百五十元美金的補助,甚至在比賽前夜,海地一位奧運會官員對拉莫特說:如果你跑得不快,就別想活著回去了。幸好拉莫特成績二小時五十二分十八秒,排第七十八位回到終點,但他回到國內時難逃被圍剿的命運,直到極權政府垮台,他悲情的故事才被人知道。
西德女子田徑運動員邁法特可謂是奧運賽場上的一個傳奇明星。這位曾經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成為當年最年輕田徑冠軍的運動員,直到十二年後的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才再次進入奧運會場,並獲得她的第二枚奧運金牌。
1972年時年十六歲的邁法特首次踏進奧運會門檻就一鳴驚人。她以一點九二公尺的跳高成績平了當時的跳高世界紀錄,奪得她的第一塊奧運會金牌,成為奧運史上最年輕的田徑冠軍。
十二年後,邁法特回到洛杉磯奧運的田徑場上,許多專家和媒體都在猜測已經「高齡」二十八歲的她能否再創高峰。不負所望,她最後以二點零二公尺的成績拿下金牌,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除了田徑場上的風風雨雨,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籃球項目首度開放職業選手參賽,心有不甘的美國佬,由NBA(美國職業籃球)組成一支空前絕後的籃球代表隊「夢幻一代」。當時還未向公牛隊報到的「籃球大帝」喬丹,也以業餘球員身分加入,這是他僅有一次的奧運之行。
「夢幻一代」以秋風掃落葉之姿,大勝對手三十餘分,一舉讓「夢幻」美名在奧運中發揚光大。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使加拿大背負鉅額債務後,在1978年國際奧委會上,出現只有洛杉磯一個城市申請主辦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洛杉磯在毫無競爭對手下,輕易取得奧運會的承辦權。但由於前兩次奧運主辦城市莫斯科和蒙特婁背負龐大債務,加州公民投票決定,不准政府編列預算舉辦洛杉磯奧運。國際奧會迫於形勢,只好做出重大讓步,破例同意由私營企業承辦洛杉磯奧運會,因而首開民間籌款舉辦奧運先例。
在奧運史上洛杉磯是第三個第二次舉辦奧運的城市。洛杉磯曾先後六次申辦奧運會,然而,洛杉磯似乎不善於與其他城市競爭,六次申辦,兩次獲得承辦權,但都是在沒有別的城市競爭下成功的。
洛杉磯市為辦奧運,逕自成立南加州奧委會與民間籌委會,全面引進民間資金,籌備這屆奧運。洛杉磯當局的集資算盤:一、電視轉播權利金;二、官方贊助;三、門票收入;四、發行紀念套幣。如此一來,不僅可應付所有費用,還可賺進約五億美元。民間籌委會設主席一人,當時有兩百多人爭取,最後由四十歲的年輕企業家彼得‧尤伯羅獲選,尤伯羅當上主席後,全心全意致力「奧運企業化經營」。
洛杉磯奧委會採企業競標的方式,在每一行業中挑選一個企業為贊助商,獲選企業可用奧運標誌打廣告,但至少需贊助四百萬美元。尤伯羅提出新構想,想向美國境內傳遞聖火者收費。傳遞聖火者除了部分洛杉磯奧委會義工,其餘被選上者都必須捐錢。
尤伯羅也充分利用現有設施,非建設新設施不可時,請企業支援。選手村則暫借大學宿舍。奧運結束後,洛杉磯奧委會結餘兩億一千五百萬美元。美國開創了民間籌款、籌辦奧運的成功案例。
洛杉磯奧運民間籌辦成功,但仍因政治因素影響,受到部分國家杯葛、扺制。洛杉磯奧運開幕前一年,1983年9月1日,大韓航空一家波音747客機在庫頁島上空遭蘇聯空軍擊落,全球反蘇情緒高漲。1984年3月蘇聯任命的奧運大使前往美國,但美國國務院認定這位大使有可能是蘇聯KGB(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間諜,拒絕他入境,蘇聯因此正式表態,抵制洛杉磯奧運;東德、保加利亞、捷克斯拉夫隨即跟進。結果除了蘇聯為首的十六國,共有一百四十個國家參與此屆奧運。
中華民國在本屆奧運恢復會籍,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選手蔡溫義在舉重項目獲得銅牌;棒球場上,中華棒球隊在表演賽中摘下銅牌。
1932年洛杉磯奧運後,中國大陸離開奧運競技場,相隔五十二年,在同一個地點再次走入奧運殿堂。奧運會開幕第二天,射擊賽場的槍聲為二十三屆奧運會帶來了第一面金牌,中國選手許海峰以五百六十六分的成績奪得自選手槍慢射冠軍,為中國帶來了自1932年中國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面金牌,打破了中國零金的紀錄。
賽後的頒獎典禮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由於前三名的選手就有二名中國選手,大會規定前三名選手都要升起國旗,於是臨時又去借了一面五星旗,擔擱了一個半小時。
隨後中國選手吳小旋又獲得了女子小口徑標準步槍三姿三乘二十項目的冠軍、五十公尺空氣步槍第三名,成為中國第一位奧運史上獲得金牌的女運動員,女子選手越來越受到重視。
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田徑場上首次列入女子三千公尺比賽。在賽前,人們預測金牌之爭將在美國二十六歲的瑪麗德克爾和英籍十八歲的南非運動員左拉巴德之間展開,比賽結果卻出人意料。
比賽開始後,賽前被普遍看好的兩位女將雄心勃勃,不料兩人在比賽中相撞,德克爾嚴重受傷,由擔架抬出了場外;巴德情緒受到了很大影響,最終只得了第七名。而羅馬尼亞老將普伊克成了這場風波的得利者,成為女子三千公尺比賽第一個奧運會紀錄的創造者。
另外,摩洛哥女子四百公尺跨欄選手穆塔瓦基爾為鼓勵女子從事運動,不要再被傳統的習俗束縛,在四百公尺跨欄首次作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後就拿下金牌。
在男子田徑項目同樣出現新偶像,來自美國的劉易士分別在一百公尺、二百公尺、跳遠、四百接力等四個項目中拿下金牌,追平歐文斯 (Jesse Owens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創下個人獲得四面金牌的紀錄。
摩洛哥選手奧伊塔也不讓劉易士專美於前。他被人們譽為「沙漠王子」,本來是一千五百公尺賽運動員,但在二十三屆奧運賽前突然改變心意,參加五千公尺。最終,他成功了,為祖國迎來第一枚奧運會男子金牌,並以十三分五秒五九打破奧運會紀錄。
奧運結束後,凱旋歸國的奧伊塔受到了家鄉市民傾城出動的熱烈歡迎,迎接他的群眾達六百萬人之眾。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也親自為奧伊塔接風,並贈給他一間一千三百平方公尺的豪華別墅。
有如此風光的運動員,也有相當不堪的奧運選手。來自海地的拉莫特參加洛杉磯奧運不是為了創紀錄,也不是為了拿金牌,而是為了活命!
海地共有四名選手參加奧運,他們在開賽前二周才接到通知,來自社會低階的拉莫特只獲得二百五十元美金的補助,甚至在比賽前夜,海地一位奧運會官員對拉莫特說:如果你跑得不快,就別想活著回去了。幸好拉莫特成績二小時五十二分十八秒,排第七十八位回到終點,但他回到國內時難逃被圍剿的命運,直到極權政府垮台,他悲情的故事才被人知道。
西德女子田徑運動員邁法特可謂是奧運賽場上的一個傳奇明星。這位曾經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成為當年最年輕田徑冠軍的運動員,直到十二年後的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才再次進入奧運會場,並獲得她的第二枚奧運金牌。
1972年時年十六歲的邁法特首次踏進奧運會門檻就一鳴驚人。她以一點九二公尺的跳高成績平了當時的跳高世界紀錄,奪得她的第一塊奧運會金牌,成為奧運史上最年輕的田徑冠軍。
十二年後,邁法特回到洛杉磯奧運的田徑場上,許多專家和媒體都在猜測已經「高齡」二十八歲的她能否再創高峰。不負所望,她最後以二點零二公尺的成績拿下金牌,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除了田徑場上的風風雨雨,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籃球項目首度開放職業選手參賽,心有不甘的美國佬,由NBA(美國職業籃球)組成一支空前絕後的籃球代表隊「夢幻一代」。當時還未向公牛隊報到的「籃球大帝」喬丹,也以業餘球員身分加入,這是他僅有一次的奧運之行。
「夢幻一代」以秋風掃落葉之姿,大勝對手三十餘分,一舉讓「夢幻」美名在奧運中發揚光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