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歲男童常有眨眼睛動作,到眼科就醫,被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點藥水後,有改善,但不久又開始;最近他時常出現嘴角陣發性歪一邊,合併眨眼動作較頻繁,甚至不停地發出乾咳聲音,但檢查又沒有感冒或痰音,一到晚上熟睡後,就停止抽動。
如果他這種情形斷斷續續超過1年,或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班上同學上課,就必須考慮吃藥治療。
◎妥瑞氏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神經行為疾病,學齡兒童發生率約1%到3%,特徵是:
●不自主的動作,如眨眼、臉部和眼睛的動作、聳肩、甩頭。
●發出不自主的聲音或乾咳。
●發生年齡小於18歲。
●症狀斷斷續續超過1年,有符合以上4種條件者,稱為「妥瑞症」。
在診斷確定前,會建議一些常規檢查,以排除其他問題,如血液檢查、腦波、神經影像檢查,以排除如銅、鋅離子的不平衡,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不自主動作,癲癇、基底核的障礙等。
更需討論是否合併神經行為上的問題,例如無法專心、注意力短、強迫性行為、過動症等,一部分和遺傳基因有關,30%的人可找到家族史,有時需同時治療伴隨的問題或心理治療。
妥瑞症的原因並不清楚,一般認為和皮質傳到基底核紋狀體─下視丘的路徑失衡有關,約30%到40%兒童在青年期會逐漸消失,但大部分會持續至成人,但症狀會較輕微。
好發於5至8歲兒童,平均約5至6歲症狀開始出現,10歲時會達到高峰,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會減輕,但如焦慮、學期剛開始、父母離異、家中變故、家中氣氛不協調等壓力,則會加重症狀。
剛開始可以嘗試以放鬆的方法及行為指導來幫助小孩,和學校老師溝通,多給一些活動空間,考試及閱讀時,若會甩頭影響答題,可以用方法來矯正。
合併無法專心上課者,可在適當時間休息,讓不自主動作得到紓解。
平常課後可做一些課外活動,如打桌球、散步等,消耗過多的能量。
臨床上小兒神經科常使用的藥物都有很好療效,父母需密切和醫師合作,謹慎記錄每一次藥物種類及劑量,對治療是否產生特定副作用及行為上的變化,提供醫師下次給藥的參考。
所以,當小孩出現習慣性、反覆性的不自主動作時,家長應特別注意及觀察,如果持續太久或反覆發生,應帶到小兒神經科做進一步評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