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醫師,我肩膀這裡痛很久了,一直都不會好⋯⋯
我:那什麼時候最先開始痛的?
患者:喔,可能有一年半了⋯⋯
我(驚):啊,你痛一年半了,那中間有去看過其他醫師嗎?
患者(傻笑):沒有耶。
我(大驚):沒有?那你今天怎麼突然來看我?
患者(再度傻笑):啊就有朋友推薦,說你很厲害,我就來看了啊。
我(尷尬):原⋯⋯原來如此。好,那我們來好好了解一下。
經過病史探詢、理學檢查,以及高階超音波影像診斷之後。
我:嗯,你的問題一開始應該是筋拉傷,導致肩關節活動時,筋被卡在中間;但是因為一直都沒去理會它,所以後來慢慢演變成關節沾黏,才會像今天這樣又痛、又舉不高的困擾。
患者:蛤,這麼嚴重喔,那該怎麼治療呢?
我:因為肩關節已經沾黏,口服藥物可能已經沒有太多幫助;你可以考慮接受3~6個月的物理治療,或是接受肩關節周邊的局部注射治療,包括⋯⋯
患者(不可置信):等一下,醫師,你剛才說要3~6個月?
我:是啊,以物理治療而言,3~6個月的療程應該是標準的;有的患者還會做到1年呢!
患者:我們醫療不是很進步嗎,為什麼治個病要拖這麼久?我以為只要打個針、吃個藥就會好了!
我:如果你選擇我剛剛沒講完的局部注射,是有可能把療程縮短到一至2個月內完成;但是說打個針、吃個藥就會好,恐怕這超過我的能力範圍。
患者:可是別人都說你很厲害耶。
我:你對我的期待太高了,可能要跟你說聲抱歉;但如果對剛才說的局部注射有興趣,我還是很願意詳細說明。
止痛簡單,解痛困難
常聽其他科的醫師私底下開復健科的玩笑,說到復健科的病都是會改善,但就是不會好。這樣的見解,其實似是而非,我通常會這樣反問:
聽到這樣的回問,我的同道們噤聲苦笑,沒再接話下去。
是的!復健科以往給人的印象是:耗神、費時、便宜、沒什麼副作用,但就是不會好;雖然近年來引進了許多疼痛診療新技術,使疼痛患者得以痊癒的機率大大提高。但即使如此,新式的局部功能性注射還是屬於所謂「療程式」的治療,必須就醫多次之後,疼痛症狀才能完全消除。
可是台灣有部分病患實在是很可愛,當他們有病痛時,都以忍耐、忽略當作最高指導原則,等到實在痛得受不了了,反而希望醫師趕快、立馬解除他們累積多年的疼痛。說句實在話:止痛簡單,解痛困難。
早期就醫、早期治療
慢性疼痛環環相扣,有其複雜性;治療上往往需要根據患者初步治療的反應,動態地去調整後續的治療方式。患者用大部分的時間去忍受疼痛,反而增加了後續治療的難度。
以上面這個患者為例,如果當初只是筋拉傷時就醫,療程便能大大地縮短,而不至於落得今日沾黏之後需要花更大的工夫、時間、金錢等來解決這個難題。
所以,疼痛就像任何病症一樣,要快點好的不二法門就是:早期就醫、早期治療。
面對疼痛,不可輕慢
許多患者在接受疼痛注射治療後,會出現一種有趣的現象:那些療效很明確、進步超多的患者,有部分在進步沒多久後,又痛起來。
奈啊ㄋㄟ?
仔細一問,八九成這類的疼痛,都是注射後「高興」過度,以為自己就這麼好了,馬上「故態復萌」,重新回到以前錯誤的姿勢、不當的動作或是過強的運動模式;一時初癒的身體無法負荷,又再次受傷了。
「可是,潘醫師,我其實真的沒做什麼耶?」唉⋯⋯患者都忘記了,因為長期的疼痛,使得周邊肌力下降;即使肌腱韌帶已獲得充分的修補,但肌肉的力量,卻不是打任何針可以增強的!
因此,再生或修補式注射後的運動處方(模式、強度、頻率、時間等面向),請好好地與醫師討論,並謹遵醫囑;萬一因選擇運動不慎,產生二次傷害,那將會是很挫折的經驗。
第二口冰淇淋――你的痠痛復原迷思?
「潘醫師,我第一次來給你打針,真的好超多的!」患者說道。
「那很好啊!」我微笑說。
「可是⋯⋯」患者吱嗚說。
「可是什麼呢?」我問。
「上週你幫我做第二次療程,也是有進步啦,但沒有第一次那麼明顯耶!為什麼會這樣?」患者問。
「喔,是這件事啊,來來來,我解釋給你聽⋯⋯」我理解地回答。
接著,我在紙上畫了一條弧形的曲線,然後在下方標了1、2、3 幾個數字(如圖示),然後說:「你看,這條曲線是你這次傷痛復原時可能會走的軌跡;下面那條橫線是時間,標註的數字是治療的次數;左邊的直線,指的是進步的幅度⋯⋯」
我稍作停頓,凝視患者的眼睛,確定她了解圖形的意義。
「好,請看:當你第一次接受治療(圖0-A 段) 時,因為受損組織從來沒有治療過,所以治療所產生的效果很明顯;從無到有,就像是雪中送炭一般。」
患者點點頭,懂了。
「然後呢,第二次治療(圖A-B 段),是基於第一次治療的效果來補強的;所以,進步的幅度,雖然還是不錯,卻像吃『第二口冰淇淋』一樣,感覺沒第一口甜⋯⋯」
患者愣了一下,「第二口冰淇淋」?嗯⋯⋯好像是喔。
「沒錯,這就是『心際效應』中的錦上添花感受。」 我微笑補充著。
患者努力地想抓住我說話的重點:嗯,從無到有,真有感!從有到好,還算好。思索了片刻,她突然說:「啊,醫師,沒關係啦!反正我就相信你嘛,我們先把療程做完再說,不就好了?」
「當然好!」醫師爽快答應。
挑戰,其實在後頭
其實,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圖B-C 段)。由於心際效應的影響,愈到療程後段,花一樣的工夫與治療量,往往無法獲得跟剛開始相對等的進步幅度。當患者抱持相同的期待,而療效卻逐漸遞減時,「不如預期」的感受,從此萌生。
此刻,無論是對醫療團隊的信心,抑或是家人給予的耐心,都將面臨相當程度的挑戰。許多患者通常會在此時選擇放棄原來的療程,再去找另外一位醫師來診療。
當然,在心理層次上,這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只是,上述的心際效應,似乎並不因你找別的醫師,就不再發生耶。
你還在痠痛的星際中擺盪以及流浪嗎?請好好斟酌這另一種「心際效應」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