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_1502111659m  

明治天皇

  這一變化體現在帝國主義國傢經濟掠奪方式上,就是資本輸出取代瞭商品輸出並占據主導地位。具體表現為,向落後的國傢與地區輸出“剩餘”資本並直接利用當地廉價的原料、勞動力,進行生產,以榨取最大限度的利潤。

  同樣是對外侵略的帝國主義國傢,因為工業革命的程度不同,進而導致各自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使得他們在殖民地的爭奪上異常激烈。

  資本主義國傢的後起之秀美國、德國工業水平迅速發展,很快超過瞭老牌資本主義國傢——英國和法國。但資本主義世界的基本格局尚未被打破。這些新老列強一起掀起瞭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瞭19世紀末期,美洲和非洲基本被瓜分完畢,他們攫取的目光轉向瞭亞洲。

  在遠東太平洋地區,朝鮮和中國成為列強爭奪的獵物。

  在對中國進行的爭奪戰中,來自歐洲的兩個列強,英國和俄國的矛盾沖突最為激烈。

  19世紀的最後10年裡,英國占據瞭列強侵華集團的頭把交椅。通過《中英南京條約》、《中英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英國不但控制瞭中國近70%的對外貿易,而且割占瞭香港,並將長江流域作為其勢力范圍,妄圖進一步獨占中國。

  作為中國北方鄰邦的沙俄,也通過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勘界協議等手段強占瞭中國西北和東北約15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還通過移民、修鐵路等手段擴展在中國東北的勢力,又將觸角伸向朝鮮。

  在英俄爭霸中國的過程中,其他列強也力爭為本國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法國占領越南後,企圖以越南為跳板,進占中國領土。

  早在咸豐年間,法國就出兵侵占瞭中國南方鄰邦越南的南部地區。同治元年(1862)又強迫越南政府簽訂瞭不平等的《西貢條約》,割占瞭南圻。膨脹的野心沒有令法國得到滿足,又在同治十二年(1873),計劃侵占越南北部的河內地區。

  光緒六年(1880),剛剛上任的法國內閣總理茹費理派兵增援越南法軍。到光緒八年(1882),法軍攻陷瞭河內,再往前就是紅河,而對岸就是中國的雲南,法國的野心暴露無遺。

  資本主義新貴德國也不甘寂寞,將國內生產的武器大量銷往中國,同時也想方設法擴大對華貿易。當英、法、俄等國為在華利益爭執不休的時候,德國趁火打劫,企圖進占廈門,欲將其作為戰略基地。

  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後來居上。在其他列強獲得大量在華利益時,美國通過“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坐收漁利,占得瞭屬於本國的在華勢力。

  就在西方眾列強瘋狂搶占在華利益時,他們的一個強勁對手正在中國的東方崛起,那就是——日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來自風城 郭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